奇迹小说

闯荡京城(1)

书名:苏轼传本章字数:2032

这时的苏洵已经下定携二子远离眉山到京城闯荡的决心。为了安顿好在家辛苦操劳的妻子程夫人,苏洵为她找好帮手与陪伴,同时,也为了让两个儿子安心远游,在苏洵的主持下,苏轼、苏辙先后在家乡完婚。至和元年,先是苏轼娶了母亲同乡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王弗,当时苏轼十九岁,王弗十六岁。第二年,苏辙又娶了史姓大户人家之女为妻,当时苏辙十七岁,史氏十五岁。

安顿好家里之后,嘉祐元年三月,苏洵带着两个儿子离开了眉山,一路北上,从褒斜道出蜀,经过长安,五月底到达京城汴京。他们一路多有艰辛,比如在河南崤山,连马都累死了,不得已只好改为骑驴继续前行。在渑池,他们借宿于寺庙,住持奉闲热情接待了他们,兄弟俩还兴致勃勃地在寺壁上题诗留念。五年之后,苏轼要西行去凤翔为官,苏辙留在京师侍奉父亲,苏辙料想苏轼要经过渑池他们当年借居的这座寺庙,就写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寄给苏轼: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渡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苏轼看到苏辙的诗后,勾起了对往事的记忆。谁能料到,仅仅五年时间,住持奉闲已经圆寂,曾经的题壁已经损坏,不见踪影。时值隆冬,苏轼看到一路的积雪以及积雪上的脚印,再回味苏辙诗中“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的感叹,不禁倾心怀旧,写下了这首经典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雪泥鸿爪”,经苏轼点化,从此成为漂泊人生的一种象喻,它道尽了人生的种种深情,也饱含了人生的种种无奈。这种感慨,不独成为苏轼自己的人生写照,冥冥之中也烛照出万千人生的苍凉与孤寂。

尽管人生无常,有时也很无奈,但对于第一次远离家乡、初入京师的青年苏轼而言,应该说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人生难得的伯乐与贵人。苏洵带着他和弟弟苏辙到京城后,受到欧阳修等人的热情接待和大力帮助。围绕张方平的举荐与欧阳修的赏识,历史上还有这样的传闻:

张安道与欧文忠素不相能。庆历初,杜祁公、韩、富、范四人在朝,欲有所为。文忠为谏官,协佐之,而前日吕申公所用人多不然。于是诸人皆以朋党罢去,而安道继为中丞,颇弹击以前事,二人遂交怨,盖趣操各有主也。嘉祐初,安道守成都,文忠为翰林。苏明允父子自眉州走成都,将求知安道。安道曰:“吾何足以为重?其欧阳永叔乎?”不以其隙为嫌也。乃为作书办装,使人送之京师谒文忠。文忠得明允所著书,亦不以安道荐之非其类,大喜曰:“后来文章当在此。”即极力推誉,天下于是高此两人。子瞻兄弟后出入四十余年,虽物议于二人各不同,而亦未尝敢有纤毫轻重于其间也。

张方平、欧阳修尽管因为趣操有异,互不买账,但两人因为推举苏洵及其二子而不计前嫌,其惜才、爱才、荐才、识才、用才的智慧、气度与涵养,成就了历史上一家三父子的辉煌。名不见经传的“三苏”能够成为唐宋八大家的“三苏”,张方平与欧阳修实在是功不可没。

就在苏洵频繁与京师名公交游的同时,苏轼兄弟则积极备考。嘉祐元年九月,苏轼、苏辙顺利通过举人考试。次年正月,在以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欧阳修为主考官,以国子监直讲梅尧臣为参详官的礼部试中,苏轼兄弟双双脱颖而出,一举成名。客观地说,苏轼兄弟能够成功,与欧阳修、梅尧臣、韩琦等先辈的赏识乃至偏爱分不开。不妨来看这些材料:

苏子瞻自在场屋,笔力豪骋,不能屈折于作赋。省试时,欧阳文忠公锐意欲革文弊,初未之识。梅圣俞作考官,得其《刑赏忠厚之至论》,以为似《孟子》。然中引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事不见所据,亟以示文忠,大喜。往取其赋,则已为他考官所落矣,即擢第二。及发榜,圣俞终以前所引为疑,遂以问之。子瞻徐曰:“想当然耳,何必须要有出处?”圣俞大骇,然人已无不服其雄俊。

东坡先生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有云:“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梅圣俞为小试官,得之以示欧阳公。公曰:“此出何书?”圣俞曰:“何须出处!”公以为皆偶忘之,然亦大称叹。初欲以为魁,终以此不果。及揭榜,见东坡姓名,始谓圣俞曰:“此郎必有所据,更恨吾辈不能记耳。”及谒谢,首问之,东坡亦对曰:“何须出处。”乃与圣俞语合。公赏其豪迈,太息不已。

至和、嘉祐间,场屋举子为文尚奇涩,读或不能成句。欧阳文忠公力欲革其弊,既知贡举,凡文涉雕刻者,皆黜之。时范景仁、王禹玉、梅公仪、韩子华等同事,而梅圣俞为参详官。未引试前,唱酬诗极多。文忠“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最为警策。圣俞有“万蚁战时春日暖,五星明处夜堂深”,亦为诸公所称。及放榜,平时有声如刘辉辈,皆不预选,士论颇汹汹。未几,诗传,遂哄哄然,以为主司耽于唱酬,不暇详考校,且以言五星自比,而待我曹为蚕蚁,因造为丑语。自是礼闱不复敢作诗,终元丰末几三十年。元祐初,虽稍稍为之,要不如前日之盛。然是榜得苏子瞻为第二人,子由与曾子固皆在选中,亦不可谓不得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