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初仕凤翔(1)

书名:苏轼传本章字数:3064

嘉祐六年八月,苏轼通过制科考试,很快就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由此开启了人生的仕宦生涯。但祸福相倚,苦乐相随。就在苏轼踌躇满志,擘画未来之时,苏轼的发妻王弗突然病逝于京城,随后父亲苏洵又病逝。接连的家庭变故与人生打击,让年轻的苏轼痛不欲生。服丧期满,苏轼续娶前妻王弗堂妹王闰之为妻。此时,年仅十九岁的神宗继位登基,急欲变法图强,重用王安石等人。苏轼对激进的改革颇不认同,屡屡犯颜直谏,坦陈直言,但频遭嫉恨和陷害。为避免卷入更大的政治旋涡,苏轼请求外任。于是,杭州、密州、徐州南北为官的政治迁徙,不断改变苏轼的人生,也让苏轼的政声政绩与美文佳诗播扬天下。

苏轼、苏辙于嘉祐二年进士及第,本来朝廷应该及时授予官职,但因为母亲程夫人突然病故,所以回家守孝三年。现在苏轼、苏辙守孝已满,回到京城,通过授职前的基本考试,两人均获得官职。苏轼被授予福昌县主簿,苏辙被授予渑池县主簿。

当然,苏轼、苏辙两兄弟对此并不满意。他们都放弃了,未能赴任。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官职属于最低等级,更重要的是,现在有仁宗亲试的制科考试,虽然难度远比进士科大得多,但通过制科考试的人,其晋升的空间也更宽,潜力也更大。如上章所述,在欧阳修和杨畋的分别荐举下,嘉祐六年八月,苏轼、苏辙非常顺利地通过了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的考试。

通过制科考试的苏轼,很快就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大理评事,为中央审判机关大理寺的下属官,该机关的职责是审核刑狱案件。签书判官,属于州府幕僚,掌管文书,辅佐州官处理政务。这个职务属于八品,明显比此前的福昌县主簿要高一截。

苏轼这年才二十六岁,就被任命到关中重镇凤翔府为官,其青年得志的喜悦不言而喻。做了必要的行前准备之后,苏轼于十一月初,带着妻子王弗、儿子苏迈、乳娘任采莲,辞别父亲,踏上西去的路程。弟弟苏辙一路相送至郑州西门外。

经过一个多月的旅途劳顿,苏轼一家于十二月中旬抵达凤翔。凤翔知州宋选人很厚道,给苏轼一家安排了一座宅院。苏轼与妻子精心整治打理,又是凿池,又是栽花种树,小院风景顿时令人心旷神怡,苏轼有诗为证:

北池近所凿,中有汧水碧。临池饮美酒,尚可消永日。

短竹萧萧倚北墙,斩茅披棘见幽芳。使君尚许分池渌,邻舍何妨借树凉。亦有杏花充窈窕,更烦莺舌奏铿锵。身闲酒美谁来劝,坐看花光照水光。

苏轼对新鲜的环境、新生的事物,充满好奇。在凤翔,他有一组描写凤翔著名文物与风景的诗作,取名为《凤翔八观》。这八观即为石鼓、诅楚碑文、王维吴道子的绘画、天柱寺中唐人杨惠之所塑维摩像、东湖、真兴寺阁、李氏园、秦穆公墓。

其中所说的“石鼓”,是指唐代在宝鸡出土的十块鼓形石头,上面有用大篆凿刻的四言诗,每个鼓上一首,共十首,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这些文物现存故宫博物院。这些石鼓,在唐宋时期就引起人们的好奇,人们纷纷予以猜测,欧阳修《集古录》这样写道:“岐阳石鼓,初不见称于前世,至唐人始盛称之。而韦应物以为周文王之鼓,至宣王刻诗;韩退之直以为宣王之鼓。在今凤翔孔子庙中,鼓有十,先时散弃于野,郑余庆始置之于庙而亡其一。皇祐四年,向传师求于民间得之,十鼓乃足。其文可见者,四百六十五,磨灭不可识者过半。……退之好古不妄者,余姑取以为信尔。至于字画,亦非史籀不能作也。”苏轼能在凤翔看到久闻大名的石鼓,当然很兴奋,欣然写下长诗,诉说他眼中的石鼓: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箝在口。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我车既攻马亦同,其鱼维贯之柳。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模糊半已似瘢胝,诘曲犹能辨跟肘。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莨莠。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上追轩颉相唯诺,下揖冰斯同。忆昔周宣歌《鸿雁》,当时籀史变蝌蚪。厌乱人方思圣贤,中兴天为生耆耇。东征徐虏阚虓虎,北伏犬戎随指嗾。象胥杂沓贡狼鹿,方召联翩赐圭卣。遂因鼓鼙思将帅,岂为考击烦蒙瞍。何人作颂比《崧高》?万古斯文齐岣嵝。勋劳至大不矜伐,文武未远犹忠厚。欲寻年岁无甲乙,岂有名字记谁某。自从周衰更七国,竟使秦人有九有。扫除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强暴救黔首。《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传闻九鼎沦泗上,欲使万夫沉水取。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秦垢。是时石鼓何处避,无乃天公令鬼守。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细思物理坐叹息,人生安得如汝寿?

该诗用六十句四百二十字的篇幅,详细地叙述了苏轼由眼前的千载文物石鼓而兴发的思古幽情。该诗从当下初仕即有幸目睹这一传闻已久、令无数文人想象其状的石鼓外形写起,追溯到石鼓已经漫漶不清的文字以及所历经的沧桑历史,进而感叹人世的短暂与无奈,睹物思古,颇有物是人非的叹惋。

在凤翔,苏轼先后在两任知州的手下工作。第一任是宋选。宋选在生活上对苏轼关照有加,在工作上对苏轼也特别照顾,积极支持苏轼的工作,善于倾听苏轼的建议,并放手让苏轼去实践。在凤翔期间,苏轼虽然初入仕途,但由于有强烈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所以,尽管是官场新兵,且在凤翔时间并不长,却有几件事干得很漂亮,留名青史。

一是改“衙前之役”,减衙前之害。

“衙前之役”,是指替官府押送纲运,保管财物,有缺损要承担赔偿的一种差役。当时凤翔一带每年要运送终南山的竹木,经渭河入黄河,直抵京城。由于这条线路中黄河在今河南三门峡境内有一段“险境”,常常造成人货俱毁的损失,官府一些人为牟取不当之财,专门利用河水暴涨危险增大之时,让民夫走货,导致众多家庭悲剧。对此,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有这样的记载:“关中自元昊叛命,人贫役重,岐下岁以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底柱之险,衙前以破产者相继也。”这里所说的“底柱之险”,就是三门峡黄河径流中的一座山形障碍物,耸立如柱,河水至此分为三股,每当涨水时节,这里如同鬼门关,船夫难逃厄运。苏轼通过认真的调查,找到了祸害之源,于是向宋选建言,请求修改制度。宋选采纳苏轼的意见,“自是衙前之害减半”:“公遍问老校,曰:‘木筏之害本不至此,若河、渭未涨,操筏者以时进止,可无重费也。患其乘河、渭之暴多方害之耳。’公即修衙规,使衙前得自择水工,筏行无虞。乃言于府,使得系籍。自是衙前之害减半。”

二是提出“以官榷与民”的主张,以“救一时之急,解朝夕之患”。

榷,即专卖。所谓“官榷”,即是朝廷对盐、茶、酒、矾等生活必需品实行官卖,目的是增加收入。但苏轼通过调查发现,凤翔一带经过元昊之变后,百姓困匮,而“凤翔、京兆,此两郡者,陕西之囊槖也。今使有变,则缘边被兵之郡,知战守而已。战而无食则北,守而无财则散。使战不北,守不散,其权固在此两郡也”。那如何藏富于民,如何让百姓在国家出现意外之患时能够挺身而出,共敌外患?在苏轼看来,就只有朝廷从政策上给予一定的调整。现在虽然朝廷对盐、茶、酒、矾等产品实行专卖可以增加一定的财政收入,但如果准许百姓经营,那也可以贡献相应的商业税。换言之,即便朝廷完全失去了这部分收入,那也总比“使民日益困穷而无告,异日无以待仓卒意外之患”要好得多。为此,苏轼上书宰相韩琦:“古人之所以大过人者,惟能于扰攘急迫之中,行宽大闲暇久长之政,此天下所以不测而大服也。朝廷自数十年以来,取之无术,用之无度,是以民日困,官日贫。一旦有大故,则政出一切,不复有所择。此从来不革之过,今日之所宜深惩而永虑也。”

三是免除积欠,消灭囚禁之冤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