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师(3)
【原文】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友,曰:“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穷?”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临尸而歌,礼乎?”
二人相视而笑曰:“是恶知礼意!”
子贡反,以告孔子曰:“彼何人者邪?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临尸而歌,颜色不变,无以命之。彼何人者邪?”
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外内不相及,而丘使女往吊之,丘则陋矣!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疠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复终始,不知端倪;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彼又恶能愦愦然为世俗之礼,以观众人之耳目哉!”
子贡曰:“然则夫子何方之依?”
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虽然,吾与汝共之。”
子贡曰:“敢问其方?”
孔子曰:“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子贡曰:“敢问畸人?”
曰:“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译文】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个人相互交谈说:“谁能够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呢?谁能够登天游雾,跳跃于无极之中,忘记了生死,而没有止境?”三个人相视而笑,心心相印,于是就结为朋友。
漠然之中过了不久,子桑户死了,尚未安葬。孔子听说了,就叫子贡去助理丧事。子贡前去,看到孟子反和子琴张一个在编曲,一个在弹琴,相互唱和道:“哎呀桑户啊!哎呀桑户啊!你已经归本返真了,而我们还生存在人间啊!”子贡上前问:“请问对着尸体歌唱,合乎礼吗?”
他们相视而笑,说:“你哪里知道礼的意义呢?”
子贡回去后,将其所见告诉孔子,说:“他们是什么人呢?不讲修行而把形骸置之度外,对着尸体唱歌,面不改色,真是无法说清楚。他们是什么人呢?”
孔子说:“他们是游于方域之外的人,而我是游于方域之内的人。方域之外和方域之内彼此不相干,而我让你前去吊唁,这是我的浅陋了。他们和造物者为友,遨游于天地之间,同气合为一体。他们把生视为身体的赘瘤,把死视为溃烂的毒疮。像这个样子,又哪里知道死生先后的区别呢!依靠各种不同的物质,聚合成一个形体;遗忘了肝胆,遗忘了耳目;视生死变化如循环反复没有始终;茫茫然徘徊于尘世外,逍遥于无所为的事业之中。他们又怎么能糊涂昏乱地拘泥于世俗之礼,以表演给众人观看呢!”
子贡说:“那么您是依从哪一方呢?”
孔子说:“我是受天惩罚的人。尽管如此,我愿意和你共同追求方外之道。”
子贡说:“请问有什么方法?”
孔子说:“鱼儿相互追寻水源,人们相互向往大道。相互寻找水源的,挖掘水池来供养;相互向往大道的,安然无事就天性自得。所以说:鱼游于江湖就忘记一切而自由快活,人游于大道就忘记一切而逍遥自在。”
子贡说:“请问那些不合于俗的异人是什么样的人?”
孔子说:“异人就是不同于世俗之人而效法自然的。所以说:天道中的小人乃是人间的君子,人间的君子乃是天道中的小人。”
【原文】
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无是三者,以善处丧盖鲁国,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回壹怪之。”
仲尼曰:“夫孟孙氏尽之矣,进于知矣。唯简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简矣。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孟孙氏特觉,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译文】
颜回问孔子说:“孟孙才的母亲死了,他哭泣没有眼泪,心中不忧伤,居丧不悲哀。三种哀痛和表示他一种也没有,竟然还以善于居丧闻名鲁国。怎么无其实而得到虚名的呢?我觉得很奇怪。”
孔子说:“孟孙氏已经尽了居丧之道,而且他还超过了那些所谓懂得丧礼的。丧事本应简化,只是世俗难以做到,然而他已经有所简化了。孟孙氏不知道什么是生,不知道什么是死,不知道迷恋生前,不知道惦念死后。他把生死视为物的变化,以应付那不可知的变化而已!将要变化,怎么能知道那不变化的情形呢?将不变化,又怎么能知道那已经变化的情形呢?我和你都是在做梦还没有觉醒啊!孟孙氏认为其母虽有形体的惊动而没有心神的损伤,虽有惊扰而没有精神的死亡。孟孙氏独自觉醒,别人哭他也随着哭,这就是他所以那个样子的原因。世人互相称说这是我,其实哪里能够确知就真的是我呢!比如你梦作鸟在高空飞翔,梦作鱼在深渊遨游,而现在在这里和我交谈的你,不知是醒着呢,还是在做梦呢?遇到适意的事情来不及笑,真正从内心发出的笑声事先未曾流露出来,听任自然的安排而顺应变化,就可以进入与寥廓无涯的天道同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