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晋文公为什么退避三舍(一)
一
几乎与楚国的扩张同时,北方的晋国也日益壮大。
晋国的开国之君是唐叔虞,他是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之弟,当然是正牌的华夏贵胄。晋国的情形和齐国类似,即身处“夷夏”之间,不过是“蛮夷性”有过之而无不及。
晋国南部是中原文化诞生地之一。史书记载,夏以前的尧舜禹活动中心都在晋南一带。但晋国的北部和西北部是山谷高原,历来为戎狄所居,周围的戎狄有犬戎、白狄、赤狄、北戎、西戎和狐氏之戎等。所以晋地是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错综居住之地,民族关系异常复杂。《左传·昭公十五年》说:“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
唐叔虞就封之初,也许会嫌自己的封国位置过于偏远,然而事实证明,晋国的地理环境具有极大的优势。第一,相比那些身在中原腹地、彼此拥挤的诸侯国家,晋国向北、向西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第二,晋国边疆的少数民族都是游牧部落,悍勇异常,晋人可以向他们学习战争技术。
因此晋国历史上,华夏民族与戎狄民族之间,有过频繁激烈的征战讨伐,也有过和睦友好的往来。经过晋人几百年的经营,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逐步融为一体,戎狄部落学会了农耕和定居,晋人则掌握了畜牧业、骑马和制作刀具的技术。晋人从戎狄身上沾染并保持了勇武精神,又在边疆开发中获得了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因此成为北方数一数二的强国。
二
当然,与天时、地利相比,更重要的是人和。只有出现杰出领袖,一个国家才有争霸的可能。齐桓公去世后7年,晋文公重耳登上了国君的宝座。
199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收入了一套子犯和钟。这组编钟全套有大小12件,其中8件为成套编钟,最大者通高71.2厘米,重44.5千克,铸铭22字;最小者通高28.1厘米,重5.4千克,铸铭12字。据传为1992年山西闻喜附近某墓葬出土。中央钲部共铸有铭文132字,铭文如下:
唯王五月初吉丁未,子犯佑晋公左右来复其邦。诸楚荆不圣(听)令(命)于王所,子犯及晋公率西之六师博(搏)伐楚荆,孔休,大上楚荆,丧厥师,灭厥禹(渠)。子犯佑晋公左右,燮诸侯,俾朝王,克奠王位。王易(赐)子犯辂车、四马、衣、裳、带、巿(韨)、冠。诸侯羞元金于子犯之所,用为和钟九堵,孔淑且硕,乃和且鸣,用燕用宁,用享用孝,用祈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乐。
铭文大意是说,在五月初吉丁未这一天,子犯辅佐晋文公恢复其邦国。由于楚国不听从王命,所以子犯和晋文公率西六师讨伐楚国,取得重大胜利。由于子犯的重大功绩,王赐给子犯辂车、四马、衣、裳、带、巿、冠等,诸侯也赠送给子犯一些铜料,子犯就铸造了这套钟,用于生活与祭祀,子子孙孙以之为宝,永远持用。
这短短100多字的铭文,记载了春秋历史上的几件大事:晋文公重耳返回晋国即位,晋楚两国的城濮之战,以及践土之盟。
和钟的主人名叫狐偃,字子犯。他是晋文公重耳的舅父,也是晋国边地大戎族的人。晋文公的舅父为什么是戎族呢?因为“重耳母,翟(狄)之狐氏女也”。重耳本来是晋献公的庶子,他本人就是华夏与戎狄混血的结果。他的母亲狐姬出身大戎族。《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载:“晋献公……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马长寿认为“大戎与重耳所奔之狄皆为白狄”(姚磊:《先秦戎族研究》)。因此,重耳身上有一半是戎族的血液。
按“立嫡不立长”的原则,他原本与晋国大位没什么关系。不料晋献公末年爆发了骊姬之乱,给了重耳多年之后成为国君的机会。晋献公的妃子,出身于骊戎的骊姬,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嗣君,迫令太子申生自尽,舅父狐偃等人劝重耳外逃,从此晋国高层政治陷入了混乱。重耳曾辗转流亡到狄国、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国。
子犯和钟铭文的开头说,“唯王五月初吉丁未,子犯佑晋公左右来复其邦”,这是指在外漂泊流浪整整19年之后,重耳终于在秦国的武力支持下,在狐偃等臣子的陪伴下,回国登上了国君的宝座。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重耳本来资质出众,漫长的流亡生涯,不光让他经历了辛酸和冷眼,也磨炼了性格,锻炼了才能,让他充分了解了各国政治得失,成为一个深沉有大略的成熟政治家。
即位后,他任贤使能,起用狐偃、先轸、赵衰等在他流亡期间始终跟随着他的忠心耿耿的能臣,他们在经国治军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他们的帮助下,晋文公重耳对晋国进行了一场政治体制改革。晋国公族贵族势力强大,各个公族纷纷支持各自所认为的能够代表他们利益的公子,争夺最高权力的位置,导致政治一塌糊涂。晋文公曾在楚国逗留数年,参考楚国的官僚制度,在任命官员时开始部分采取雇佣任命制,而不是完全依靠血缘关系。
晋文公还长于自我节制,崇俭省用,“衣不重帛,食不兼肉”,改变了晋国贵族奢靡无度的风气。他“通商宽农”,承认民众土地的私有化。另外,他还降低税收,积极争取邻商入晋,很快使得晋国“政平民阜,财用不匮”,为争霸中原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接下来,晋文公又大力扩充军队,他将全国兵力增扩为上、中、下三军,大大增加了军队的数量,经常举行大规模的实战演习,训练出一支足以与楚军相抗衡的强大军队。
三
即位不久,晋文公就展开了自己的霸业布局。
作为一个胸怀大志、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晋文公知道,要争霸,首先要高举“尊王”的大旗,占据政治上、道德上的制高点。
公元前63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因没有能当上周王而心怀不满的王子带联合狄人的军队进攻成周(西周王朝的京师洛邑),周襄王仓皇出逃到郑国。
此时晋文公虽然刚刚即位,基业未稳,但是他没有放过这个机会,迅速决策,出动军队去支援周襄王。不久狄人被击退,王子带也为周襄王所擒杀,周室内部动乱得以平息。
周襄王对晋文公的力挽狂澜之功自然感激不尽。晋文公发兵“勤王”之举,更为他接过“尊王攘夷”的大旗,成为抗楚阵线的中流砥柱,奠定了道德基础。从此之后,很多国家开始聚集到晋国周围,一起谋划对抗楚国。
四
晋国强大之后,宋国耻于追随蛮夷之国,于是背叛楚国,归附晋国。
楚国自然不能善罢甘休。公元前633年,楚成王派令尹子玉率兵攻打宋国,宋国向晋文公求救。
当接到宋国的求救时,晋人立即意识到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意思是,如果要成为霸主,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不过,面对强大的楚国,晋文公一度颇为犹豫,因为几年前泓水之战中,宋国惨败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后来,狐偃也力劝晋文公出战。他说:“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意思是说,当然要打这一仗。如果战胜了,诸侯们必定拥戴晋国成为霸主。就算打败了也没关系,大不了退回晋国;晋国和宋国不同,外有黄河,内有大山,进可攻退可守,军事上不会有大的危险。
于是晋文公决定亲自率领大兵出发,南下救宋。次年,楚晋之间展开了一场对历史影响深远的大战:城濮之战。
在详细描述战争进程之前,我们首先看看双方的兵力配置。据《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所载,晋方出动的兵力为战车700乘,按照杜预的注解,晋国战车与兵士之比约为1∶75,700乘战车就相当于5.25万人。楚军的战车数目记载不如晋军那样精确,后人推算可达到八九百乘,楚军战车和士兵的比例约为1∶100,子玉的军队当在8万人以上。楚军有很大的数量优势。
然而,数量的优势并不代表一切。晋国毕竟是老牌发达国家,其文明程度高于楚国,谋略水平是“蛮夷”楚国所不能比的。更何况楚国的主将是大臣,而晋国的主帅却是国君。晋文公对这场战争特别重视,他深知自己争霸大业能不能成功,在此一战。
不过,面对楚军咄咄逼人的攻势,晋军一开始先是后撤,向北撤了约90里地。这就是著名的成语“退避三舍”的由来。
原来,当初在接待重耳的宴席上,楚成王曾直言不讳地问他:公子倘若回国即位,拿什么来报答寡人呢?
重耳开始顾左右而言他,后来实在被追问得没法了,才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会于中原,其避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国语·晋语》)意思是说:“倘若托您的福,有朝一日真能返国执政的话,那么当贵我两国交兵的时候,我军当退避三舍;如果这样都还听不到您退兵的命令,那我只能左挽强弓,右挈箭囊,陪您上场走几招了。”我们可以理解为,如果重耳成为国君,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可以向楚成王让步,但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上肯定要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不可能因为此时受到楚成王的保护,将来就受他的控制。
这就是当年重耳许给楚王的报答,即所谓“退避三舍”。当时楚成王并没有因此对重耳衔恨,相反对他的坦率欣赏有加。所以,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之初,首先后退,来兑现对楚成王的承诺。当然,这一举动在晋军内部也引起了争议。
军吏曰:“何故退?”狐偃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仇,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狐偃对军官和士兵们解释说,重耳在流亡中受到过楚国的善待,并且对楚王有此承诺,只有“退避三舍”,晋军才能在道义上没有瑕疵。按照春秋时的礼节,如果晋文公践诺和忍让之后,楚国将领仍然进军,那是楚国以臣犯君的无礼——“君退臣犯,曲在彼矣”。
事实上,楚君当初如此厚待落魄中的重耳,晋人退90里就能让晋楚两国从此在道义上两不相欠,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晋国人认为,他们兴兵与原来的恩人楚成王兵戎相见之所以能理直气壮,是因为另一层次的原因,那就是晋国代表了王道和正义,而楚国代表了野蛮和叛逆。
子犯和钟上的铭文在记录这一场决定许多国家命运的空前大战时说:“诸楚荆不圣(听)令(命)于王所,子犯及晋公率西之六师博(搏)伐楚荆,孔休。”
诸楚荆不听命于王所,指的是楚国及楚国的附属国不听周王之命。具体是如何违反王命呢?事例太多了,比如自立为王,比如吞并江汉诸姬,比如命周之同姓如鲁、蔡等国朝楚。因此在战前,晋国将军栾枝也力劝晋文公说:“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楚国消灭了与晋国拥有共同祖先、共同文明的汉水流域的姬姓诸侯国,因此抵御楚国也就具有了捍卫中原文明的意义,这是天下之大义,不是晋文公的个人恩怨问题。
当然,晋文公退避三舍,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现贵族气度。晋文公不是宋襄公,老谋深算的晋文公作出这样的选择,更重要的目的是缩短己方的补给线,同时又诱敌深入,令敌军疲乏。
三天后,双方在卫国的城濮地区摆好阵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