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十章 从“一鸣惊人”到“问鼎中原”——楚庄王的出现(一)

杀父自立的楚穆王只做了12年君主就病死了。在他之后,楚国迎来了另一位著名的君主——楚庄王。

楚国的历史伴随着一系列著名的成语,紧接在“退避三舍”之后的是“一鸣惊人”。

和许多楚国君主一样,庄王即位时是一位才十几岁的少年。一般来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很多精力过剩的少年国君一上任就试图大展身手,以至于身边的辅佐大臣不得不一再劝说他们稳健行事。楚庄王一望而知,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少年,然而和大家的预料相反,这位少年君主即位之后,毫无作为,天天沉醉于声色犬马,左抱郑姬,右抱越女,乐此不疲。

很多大臣非常忧虑。难道楚国气数已尽,上天给他们安排了一个昏庸的君主?这位少年看起来资质不错,何以对政治这么不感兴趣呢?

终于,一位大臣压制不住内心的忧虑,入宫进谏。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三年不理朝政,整天歌舞玩乐,大臣伍举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怎么想,故意试探他说:“大王,南山之中出了一只怪鸟。体型巨大,如同传说中的大鹏鸟一般。奇怪的是,三年之中,它不飞也不鸣,不知道是为什么?大王您知道吗?”(“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楚庄王脱口回答:“这只鸟,不同寻常。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伍举一听,才知道这个少年君主内心深处埋藏着这样的雄心壮志。“一鸣惊人”这个成语由此诞生。那么,这位少年君主为什么不急着有所作为呢?

这是因为他登上王位时,面临的是非常复杂危险的局势。

楚国政治的传统问题之一是内乱重生,父亲楚穆王给他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的权力结构。楚庄王刚刚即位,朝中两大派别中的一派就发起政变,挟持庄王逃离郢都,计划另立朝廷。虽然政变不久即被平定,但内争并没有结束,楚庄王随时面临着在另一场政变中被杀的可能。

面对这样的局面,这位早熟的少年选择了以静制动,坐以待变。史称他即位头三年,沉醉于声色犬马,不理朝政,以致有识之士都十分焦急。其实,并非他不想亲政,而是那些掌握了实权的贵族不希望他亲政。权力还在权臣手中,他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君主。楚庄王所能做的,就是韬光养晦,暗中观察。如同那只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凤鸟,这个表面上贪图享乐的少年内心深处掩藏着雄心壮志。他不仅要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力,更要完成祖父未竟的事业,称霸天下。这不仅是他的梦想,也是整个楚国的梦想。

楚庄王三年,机会来了。这一年,楚国遇到了重大自然灾害,全国陷入饥荒之中。楚国西部的几个部落在西境邻国庸国的带领下,趁机发动叛乱。楚国上下,一时人心惶惶,朝中大臣纷纷建议迁都避敌。

这次危机,却成了楚庄王掌握权力的良机。在众人惶惶无计之时,庄王头一次作出了决断,他没有选择迁都,而是决定亲征,亲自去平定叛乱。谁也没有想到,看似无能的少年君主能作出这样的选择。庄王一方面安排楚国边战边退,诱敌深入,另一方面迅速展开外交活动,请秦国和巴人派师从背后进攻叛军。两方夹击,一举将自不量力的庸国从地图上扫平,变成了楚国的一个县。

这一战使庄王露出了真实面目,临危不乱的镇定和挺身而出的勇气,为他赢得了楚国上下的拥戴。他利用战时君主的巨大权威,一举罢免、诛灭了上百名结党乱政的权贵,将自己在三年之中默默选定的人才安排到核心位置,“所进者数百人”,其中第一个,就是试探庄王的伍举。

可以说,楚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就是楚庄王。

他的人格特质非常引人注目。每次阅读关于他的史料,都让人想起后世另一位伟大的君主——唐太宗李世民。如同上好的青铜是由合金比例决定的一样,他性格中的雄心、宽厚、审慎和决断力以恰到好处的比例结合在一起,使他成为推动楚国登上霸业顶峰的发动机。

亲政之后,楚庄王再接再厉,继续楚国扩张的传统。

在河南省洛阳市南面60多千米的地方,有一片浩瀚的水面,叫陆浑水库。陆浑地区群山峻拔、河流蜿蜒,春秋时期,这一带是诸侯和周王室接壤区域,管理薄弱,导致山戎劫匪出没。

庄王八年春,楚庄王率领楚国军队讨伐伊水流域的陆浑之戎,这是楚庄王首次涉足中原。楚军兵锋所至,摧枯拉朽,陆浑之戎被打得大败。

伊水北面不远就是周王朝的首都洛邑。二十岁出头的楚庄王回想起楚国400年间,一直被傲慢的周王朝视为蛮夷,开始是受到周昭王的讨伐,后来又被以齐国为首的诸侯联军大兵压境,自始至终,被拒绝于中原文化圈之外。年轻气盛的庄王产生了一个恶作剧式的念头。

楚庄王命令楚军北渡伊水,开到洛邑南郊,在这里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阅兵仪式。这一地点离洛邑是如此之近。事实上,如果楚国大军再向北挺进几千米,周王朝的首都可能就要纳入楚国地图。这种迹同叛乱的举动,只有楚国这样的“蛮夷”才能干得出来。

我们可以想象周王朝上下的焦虑恐慌,也可以想象旁观的北方诸侯的紧张不安。

惊恐之下,周定王派出大夫王孙满,以慰劳楚军为名,前去一探楚军虚实。楚庄王在洛水之滨会见了周王朝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寒暄过后,楚庄王语带讥讽地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象征着周王朝统治合法性的那九只巨鼎,到底多重?

意思是说,周朝现在还有多少实力可以维持天下共主的地位?著名的成语“问鼎中原”由此诞生。这样大逆不道的问题,只有楚国这样的“蛮夷”才能问得出来。

王孙满回答说:“在德不在鼎。”意思是,能否拥有天下的统治权,在于统治者是否有德行,而不在于是否拥有这九鼎。

楚庄王不觉大笑:“你不要以此来阻止我问九鼎。楚国只需要把兵戟上的铜钩都拆下来,就可以轻松铸成九鼎了!”(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王孙满说出了那段著名的答辞:“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封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意思就是说,过去虞夏昌盛时,边远的部族都来朝贡,进贡铜料,铸成九鼎。后来夏桀德衰,九鼎便被迁到殷朝,殷朝统治600年后,因为殷纣王残暴狂虐,九鼎又被迁到周朝。如果得到天命,鼎虽小却搬不动;如果天子昏乱,鼎再重也容易移动。过去,周成王把九鼎安置在郏鄏(周王城所在,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王城公园附近),占卜说可以传世30代,立国700年,这是天命。如今周王室虽然衰微,但上天的意旨没有改变。鼎之轻重,不可以问。

王孙满引经据典,回顾了夏、商和周朝的历史,通过对夏、商两代运势兴衰的总结,以及周成王姬诵在位时的卜卦传说,告诫楚庄王天命还在周朝,不能轻举妄动。他从容不迫的风度和充满智慧的回答,令楚庄王印象非常深刻。

楚庄王意识到,周王朝虽然“硬实力”已经衰落,但是文化力量,也就是“软实力”仍然强大,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天命”的象征。正是这种以周天子为代表的周文明,将中原诸侯团结起来,形成一张极富韧性的文化大网,楚国的兵锋再凌厉也无法突破。

沉默片刻,楚庄王向王孙满稽首,说:“领教了!”

在军营中宴请了这位周王朝的使者后,楚庄王率领大军离开了洛水。

首次“出国访问”,给楚庄王上了一课。他明白了楚国与中原国家的差距,也找到了获得霸权的秘诀:要依靠文化的力量,而不能单纯凭借武力。蛮力可以征服身体,而文化才能征服心灵。

在王孙满的从容镇静中,他见到时间沉淀下来的贵族气质;在周朝官员娴熟的礼仪和文雅的谈吐中,他领略了周王朝深厚的文化积累。对比自己和身边将军的粗鲁举止,他明白为什么楚国被称为蛮夷了。

和中原诸国比起来,楚国的历史轨迹确实太血腥了。特别是不断发生的弑君丑闻,比如自己的祖父楚成王被逼自杀之前想吃顿熊掌都没吃成,让中原国家不能不嗤之以鼻。

他明白了,以前的霸主不仅要有军事实力,还要站在道德礼义的制高点上,才能一呼而百应。

所以楚国如果想获得天下各国的尊重,成为天下共主,那么只有一条道路,就是在文化上进一步中原化。

见到比自己高级的文明,楚庄王的反应是健康的、积极的。他勇于承认自己的落后,而不是恼羞成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