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从“一鸣惊人”到“问鼎中原”——楚庄王的出现(二)
四
回国之后,楚庄王开始推动楚国“王道”政治。
要称霸于天下,先要赢得人心。要赢得天下的人心,先要赢得楚国的人心。
因此,楚庄王制定了“禁暴、安民、和众、丰财”的施政方针,也就是稳定政局、安定百姓、团结民众、发展经济。
楚庄王善于用人。他在发现了孙叔敖这个人才后,任用他做令尹,并且用人不疑,委以全权。孙叔敖根据楚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他主持兴修了芍陂,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社会性农田水利工程,比此后魏国的西门渠、秦国的都江堰还早两三百年。孙叔敖还在今天湖北的沮漳水流域与河南的汝水流域兴建水利,形成了南、北灌溉网络,使楚国的农业获得了巨大发展。
楚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本来就得天独厚。江汉平原的风光正如司马相如《子虚赋》所描述的那样:“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茀郁,隆崇嵂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陂陁,下属江河。……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桂椒木兰,檗离朱杨,樝梨梬栗,橘柚芬芳。”孙叔敖兴修的众多水利工程不但惠及当时,甚至在千余年后的宋元时代还在发挥着作用。因为农业生产发达,楚国才能养兵百万,“粟支十年”。孙叔敖也因此成为春秋时代的名臣。
《吕氏春秋》说:“世人之事君者,皆以孙叔敖之遇荆庄王为幸。……叔敖日夜不息,不得以便生为故,故使庄王功绩著乎竹帛,传乎后世。”也就是说,楚庄王与孙叔敖君臣相得,是千载一时的佳话。孙叔敖受恩深重,昼夜操劳,不得休息。正因为孙叔敖夜以继日地辛苦工作,才使楚庄王的功绩载于史册,流传于后代。
孙叔敖还以“治军纪,明武备”为治军方针,结合楚国传统的军政法规制度,进行军事改革,使楚国军队战斗力得以进一步加强。司马迁也说孙叔敖“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史记·滑稽列传》)。孙叔敖是楚庄王称霸的柱石之臣。
除孙叔敖外,庄王左右的优秀人才,还有申叔时、子重、子反、沈尹等。晋国大夫栾武子评价说:“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于胜之不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后。训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不可谓骄。”(《左传·宣公十二年》)意思是说,自从战胜庸国以来,楚国的国君每天都以生计不容易、祸患不知哪天就会到来、戒备警惕不能放松来训导百姓。在军队里,每天都告诫军队,胜利不能永远保有,纣王虽然曾有一百次胜利而终究没有好结果。每天都用若敖、蚡冒乘柴车、穿破衣开辟山林的事迹来教导国人。庄王告诫臣民说:“百姓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匮乏。”
这段记载,清晰地说明了楚国是如何居安思危、上下一心的。
在楚庄王和孙叔敖等君臣的共同努力下,楚国积累了强大的经济力量,让楚国可以轻松地运用军事力量。虽然庄王时代也经常对外征伐,但是“商农工贾,不败其业”。晋人也评价说:“昔岁入陈,今兹入郑,民不罢劳,君无怨讟,政有经矣。”(《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国伐陈伐郑,楚国百姓并不感到疲惫,国君也没有受到民众怨恨,可见庄王政令可观。考古发现证明,在楚庄王时期,楚国手工业的发展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中原水平。在春秋早期,楚墓中发现的陪葬物品往往十分有限,而在河南淅川下寺发掘出的一个春秋中晚期的楚国墓葬群,共有大中型墓9座,小型墓16座,车马坑5座。它们很有规律地分布在淅川丹江水库西岸的土岭之上,由低到高从土岭之南向北成组分布,共有5组。中间的一组,规模宏伟,一座主墓附有3座陪葬墓和16座小型殉葬墓,一个大型车马坑。整个墓地出土青铜礼器、乐器、车马器、工具等达到六七百件。这说明在楚庄王统治前后,楚国国力不断上升,文化越来越发达,因此楚墓的陪葬物品越来越丰富。这些器物形制上不再一味模仿中原,而是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楚文化的独特性。
在上层政治中,楚庄王大力推行“中原化”。他参考中原礼法传统,重新制定楚国宫廷礼仪。楚国传统政治不重礼仪,举行朝会的时候经常一团混乱,一直为各国耻笑。
楚庄王规定,大臣及诸公子入朝,必须提前下车。如果马车行到宫门前,就要受到砍断车辕等惩处。有一天,太子入朝,马车没有停好,廷理依法惩处了太子的驭手。太子大怒,要求庄王诛杀廷理。庄王却说:“法者,所以敬宗庙,尊社稷。故能立法从令尊敬社稷者,社稷之臣也,焉可诛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意思是,立法是为了维护国家社稷的尊严,廷理此举,有利社稷,应该奖励,怎么能惩罚?
各国因此称赞“楚之国法行而纲纪立”(〔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二十三)。楚庄王在用人上,一方面大力提拔奇才异能之士;另一方面也能新旧兼顾,“威”“德”并重,既符合礼法,又有效率。老对手晋国君臣对此也深为佩服:“其君之举也,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举不失德,赏不失劳。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左传·宣公十二年》)
也就是说,楚庄王选拔人才,同姓中选择亲近的支系,异姓中选择世代旧臣,提拔不遗漏有德行的人,赏赐不遗漏有功劳的人。楚国的等级制度也比以前加强了,等级间的服饰用品开始有了明显差别。这一切,都是严格按照周礼原则实施的。
楚庄王还号召楚国贵族深入学习中原文化,并且身体力行。最有代表性的事例就是关于楚庄王为太子选师的记载。
《国语·楚语》载:“庄王使士亹傅太子箴,辞曰:‘臣不才,无能益焉。’王曰:‘赖子之善善之也。’对曰:‘夫善在太子,太子欲善,善人将至;若不欲善,善则不用。故尧有丹朱,舜有商均,启有五观,汤有太甲,文王有管、蔡。是五王者,皆有元德也,而有奸子。夫岂不欲其善?不能故也。若民烦,可教训。蛮、夷、戎、狄,其不宾也久矣,中国所不能用也。’王卒使傅之。”
楚庄王委派士亹做太子老师,士亹辞谢说:“我缺乏才能,无法对太子有所帮助。”庄王说:“靠您的德行可以使他变得更完善。”士亹回答说:“完善的关键在太子,如果太子发自内心想自我完善,那么帮助他的人自然就会来;如果太子自己不想进取,无论多么有才德的人教导,他也不会听。所以尧有丹朱,舜有商均,启有五观,商汤有太甲,周文王有管叔、蔡叔那样的不肖子孙。这五位君王,都有过人的德行,却也有邪恶的子孙。难道他们不想子孙学好吗?可他们做不到啊。如果百姓不守法,可以教育训导。但蛮夷民族,叛逆不服很久了,中原国家的礼法并不能使他们遵从。”
从士亹与楚庄王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君臣二人对中原文化的了解非常深入,引用历史典故信手拈来。
士亹接受任命后,又去请教申叔时怎样教导太子。“叔时曰:‘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国语·楚语》)
申叔时说:“用历史来教他分辨善恶,来诫勉他的心。用先王的世系教育他,以来彰显德行而摒弃昏昧,约束他的行为。教他诗歌,以提升道德修养,确定他的志向。教他礼仪,使他知道上下的分别和责任。教他音乐,使他虚心不轻浮。教他法令,使他知道百官的职守。教他治国的嘉言,使他知道仁德的作用,知道上古圣王是如何用仁德治理民众的。教他前世成败之书,使他知道兴废之事而能够警惕自己的行为。教他先王的训典,使他知道该依靠和信任哪些人,行事能够符合仁义。”
从申叔时所列举的“春秋”“世”“诗”“礼”“乐”“令”“语”“故志”“训典”等九门课程,以及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来看,此时楚国贵族上层对中原文化的吸收与理解不是皮相之学,而是达到了相当的深度。楚庄王时代及以后,楚国使者已经能在外交场合像中原国家大臣一样,纯熟地引用《诗经》进行交际与交流。据董治安先生统计,在《左传》中楚国引诗17首,赋诗3首,在《国语》中楚国引诗4首。(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这一统计表明,楚人对《诗经》的学习与运用,已达到一种“不学诗,无以言”的程度。
在楚庄王一生的事业中,情商是推动他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楚庄王性格中一个突出的优点是他特别虚心,不会为了维护自己的虚荣而拒绝接受他人的正确建议。《史记·滑稽列传》载,楚庄王原来喜欢养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后来马病肥死,要以“棺椁大夫礼葬之”。优孟(楚国宫廷艺人)极尽辛辣讽刺,要他“以人君礼葬之”,使诸侯“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庄王听后,头脑顿时清醒,发觉“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仍以“马属太官”。
庄王还曾“筑层台,延石千里,延壤百里”,弄得吏民怨声沸腾,政局动荡不安。有一个“草茅之人”诸御己冒死进谏,庄王“遂解层台而罢民”。(《说苑·正谏》)不论谏者的身份如何低微,只要说到了要害,楚庄王都会马上接受,立刻改错,表现出了一个杰出政治家的胸怀和风度。正如楚人评论的那样:“主明臣贤,左右多忠,主有失,皆敢分争正谏,如此者国日安,主日尊,天下日富。此之谓吉主也。”(《新序·杂事五》)
楚庄王的另一个长处是宽宏大量。有一次,楚庄王宴请功臣,有一位部将乘酒酣灯灭之机,引许姬(庄王爱妾)之衣,许姬顺手摘取了他的冠缨,要庄王点燃灯火查看。庄王则认为“赐人酒使醉失礼”,不能“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立即要大家都摘去冠缨,然后再点灯火,“尽欢而罢”。后来在一次对外作战中,这位“失礼”的部将冲锋在前,非常勇敢。(《说苑·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