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从圣人生知,到格物致知:儒家的认识论(3)

我们来逐句理解。耳朵、眼睛这种感官不会思考,所以容易被外物所迷惑。不会思考的感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物”,它们对外物的反映是一种物与物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存在着被外物牵引,而走上不正之路的危险。但是心不一样,心能思考。心一旦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就会获得信息。当然,如果心不去思考,也就不会获得什么信息。这种思考能力是上天赋予的。所以对于人来说,要不辜负上天的这种赋予,首先要保证在大的方面用心去思考,这样才不会因为感官而被迷惑。而这些不被外物迷惑的人,就是大人。

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孟子区分“大体”与“小体”的标准,在于其是否能主动思考。思考意味着对直接呈现的东西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判断。现代人认为负责思考的器官是大脑,孟子则认为负责思考的器官是心,而且这个心还是天赋的。他像唯理派或者康德一样,认为认识结构中有先天的成分,只不过和唯理派或康德不同的是,这个先天的东西不是某种观念,也不是某种认识形式,而是一个半虚半实的器官。

之所以把心说成是半虚半实的,是因为孟子实际上是借用作为推动血液循环的心脏来表达:人有一个能够思维的高级器官。不过和康德一样,既然孟子说这种高级器官是天生的,那么他同样需要进一步说明:凭什么说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有着一颗能够思考的心呢?即孟子同样有一个认识上的先验论需要解决。

和康德对于认识过程既精细又决断的论争相比,孟子的解决方式是把先验的问题直接诉诸常识。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用大家都普遍认同的事实来回答为什么人生来有心。他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解释说,不用学习就能够掌握的能力是“良能”,不用思考依然具备的知识是“良知”。小孩子自然而然懂得爱父母,大一点懂得尊敬兄长,这就是良知、良能的体现。对于如今的独生子女来说,尊敬兄长的情感很难体会,但是对于任何时代的任何人来说,爱父母是一条基本能被认同的事实。孟子用这个事实进一步把心的天赋功能细化成“良知”与“良能”,也就是对人伦道德的感受与理解。

这就是说——请注意,接下来的话对理解孟子的思想十分重要——虽然孟子认为,心比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高级的原因在于它能思考,但从“良知”“良能”的含义来看,这种思考并非逻辑上的推理与分析,而是一种德性上的论断。这样一来,孟子就把认识问题变成了一个道德问题,或者说,孟子是用道德上大家能够接受的常识来解决认识上如何拥有心的先验问题。

其结果是,认识论在孟子这里显得并非那么纯粹。与其说,孟子回答的是人如何拥有天赋的认识能力的问题,不如说,孟子回答的是人如何拥有天赋道德的问题。不过,这倒是完美解释了前面孟子为什么能把认识官能的区分与“大人”和“小人”联系起来。现在再去看孟子所说的“先立乎其大者”,意思就不是在纯粹认识论的意义上要求发挥知性所代表的思考能力,而是在认识论与道德哲学的混合意义上要求发挥心的德性能力。

这种混合使得我们始终不能彻底搞清楚,在孟子的理论中,心对于耳目器官的作用是如何依靠德性来完成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记住孟子特别强调的一个观点:一个人只要能发挥心中含有的天赋德性,他的认识就不会只停留在感觉的层面,从而陷入被外物迷惑的危险。简单来说,就是高尚之人的认识更加可靠。

孟子这种对于认识的看法,在比他晚一些的荀子那里受到了挑战。这个挑战并非说荀子不同意孟子的全部观点。对于同样属于儒家学派的荀子来说,《大学》中对于心的重视在他那里同样得到了延续。和孟子一样,荀子也把心和感觉器官区分开了,并认为前者可以控制后者:

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

荀子认为,耳朵、眼睛、鼻子等感觉器官各有对应的对象,而且不能彼此连接或者互换。对于这些器官,荀子称之为“天官”,顾名思义,就是天赋的官能。与天官相对,心位于身体之中,没有任何的对应对象,而专门统管五官,所以称之为“天君”,也就是天赋的统治者。与用是否具备思考能力来区别心与感官的孟子不同,荀子在这里表达的不是心与感官的差异,而是二者的层级关系:没有心的调控,耳目口鼻形就没法有效地接收信息。这似乎更符合《大学》中“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设定。

在孟子那里,感官是用来感受世界的,而心是以德性的标准来判断和反思这种感受的。在荀子这里,感官仍是用来感受世界的,但心却成了感官发挥作用的引擎。所以我们明显能够看到,孟子所说的心的德性意义,也就是“大体”所具备的良知、良能,被荀子取消了。荀子的想法是,孟子假设我们先天就拥有一种道德能力,是没有根据的空想。在著名的《荀子·性恶篇》中,荀子带着一种看过无数家庭纷争调解类节目的口吻说,父子之间的亲爱、兄弟之间的和睦都是后天学习到的,到了财产分割的时候,一家人也能翻脸不认人。

而这种观点,恰恰与他对认识的判断相关,即人只有先天的感觉,而没有先天的德性,正是这些先天的感觉造成了我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有着各种欲望:“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意思是说,眼睛要尽可能地看到色彩,耳朵要尽可能地听到声音,嘴巴要尽可能地尝到味道,鼻子要尽可能地闻到气味,连心也要尽可能地追求安逸。“綦”有“极度”的意思,从这个字的本义来看,天生的认识能力赋予我们的不是对成为道德模范的追求,而是要尽最大可能去满足感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