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人不需要钻研世界:道家的认识论(1)

在以上的讨论中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人把本该属于认识论的问题转化成道德修养问题。这自宋代起成为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又被广泛地传播到朝鲜半岛以及日本,所以中国哲学中的这种认识论基本上可以代表东亚的思想世界。不过,如果足够严谨,我必须坦诚地告诉你,其实在中国哲学内部,还存在着另外一种与认识有关的观点。不过,这个“有关”可不是提供了什么认识论上的高见,而是直接宣称,认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人不需要钻研考察这个世界。持有这种观点的,便是老庄所代表的先秦道家。

首先,来看老子。

在《老子》第十二章中,老子提出了一个反常识的观点,即感觉对象会伤害到感觉器官:“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眼睛生来就可以观看颜色,但看多了颜色,人会变盲,耳朵、嘴巴与其对象的关系亦是如此。实话实说,老子的这个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是符合现代科学的:过度刺激感官会使感官的敏感性下降。比如,你如果拿魔鬼辣椒当主食天天吃,再去吃其他食物,恐怕就不会觉得有什么味道了;如果长时间盯着4K高清的电视追剧,视力一定会受到损害。

对欲望的过度追求,也是孟子、荀子以及之后所有儒家学者所反对的事情。儒家反对穷奢极欲,是因为这与道德修养相违背。医生和教师不能为了满足自己对金钱的渴望去向病人和学生收礼。而老子认为,这种对于道德的追求,某种程度上也是欲望的表现。这就是为什么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人们以为道德上的美与善是好的,但在追求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沾染上沽名钓誉的做作,甚至变成岳不群那样的伪君子。

所以,老子并不是说做一个好人是错的,而是认为,即使道德是好的东西,我们也不能保证追求道德的行为是好的。或者说,如果追求道德的行为总是出现各种问题,那么道德本身是好是坏就没有意义了。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停止那种打着道德的名义实际上却在伤害他人的行为,比如在公共绿地放生毒蛇,强迫子女结婚生子,等等。

在这样的观点下,如果像儒家一样把认识作为一种与道德相关的活动,那么这种活动当然应该被取消。于是在老子这里,“知”不是“欲”的反面,而是应该与“欲”一同被清除的对象。一个理想的社会不是人人学着如何变聪明的社会,而应该是人人学着“无知无欲”的社会。所以,老子在《老子》第十九章所说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基本上可以代表他对认识活动的批判:不要思考,不要学习,不要有欲望,这样才能保持纯朴的状态,达到精神世界的平和。

老子劝人不要去学习,其根本目的是想让我们不要主动发挥认识的作用。在《老子》第四十八章中,他坦言,求学和求道完全是两种相反的事情:“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在这里认为,求学所代表的认识活动的目的,是增加我们的信息,但作为世界根本规律的“道”却与这些信息没有一点关系,而且通过认识获得的信息还会影响我们接近“道”。为什么呢?因为所谓世界的根本规律,并不是什么深奥的道理,而就是两个字:自然。这也是为什么老子说“道法自然”。

所谓自然,就是事物本该有的样子。那么,我们又如何确定这种样子是什么呢?很简单,看它在最开始是什么样子就行。所以,一个道家学者绝对不会从事园艺工作,那些我们认为美丽的形状,对于植物来说并不是自然的。对于人来说,他最自然的状态是刚刚出生的时候:不会看,不会听,不会说。与这种状态相对应,在《老子》第十四章中,老子也把“道”的状态描绘成“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和“搏之不得”。总之,去进行认识活动就是对自然状态的破坏,而一旦破坏了自然状态,我们就永远站在了“道”的对立面。

继承了老子这种观点的人是庄子。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一位比较浪漫的哲学家,他为哲理的解说创作了一个又一个寓言故事。我们读《庄子》,不仅会折服于道家思想的境界之高,更会钦佩庄子本人想象力的壮伟。最能体现庄子认识论思想的内容来自《庄子·应帝王》中的一则寓言。

南边海域的统治者叫儵,北边海域的统治者叫忽,中央地区的统治者叫浑沌。儵和忽没事总到混沌的地盘上走走,互相交流一下经验,浑沌作为主人对儵、忽二人十分友好。有一天,儵和忽就商量说,每次都被浑沌热情招待,挺不好意思的,咱们做点什么来回报浑沌吧。他们想来想去之后认为,人都有目、鼻、口、耳七窍,可以看到、闻到、吃到、听到世界上的精彩之物,但浑沌却什么都没有,于是决定为浑沌凿开七窍。说干就干的儵、忽二人每天为浑沌凿出一窍,凿到第七天,七窍全部凿通时,浑沌竟然死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某某人“开窍”了,是说这个人对某事的认识有了本质的改变。在一般的理解中,“开窍”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庄子的这则寓言中,“开窍”虽然同样意味着认识能力的提升,却是天大的坏事,至少浑沌就为此付出了生命。庄子这里的立场显而易见:认识具有致命的危险,最好的事情不是睁开眼看清世界的色彩斑斓,而是放弃感官的作用,混混沌沌地行处于世间。在寓言中,庄子给杀害浑沌的凶手起名为“儵”和“忽”,这是有深意的。“儵忽”是快的意思。我们总认为快是一件好事,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最需要的就是“提速”,比如网络提速、火车运行提速、完成业绩指标提速等,但是这种“快”往往意味着对原有速度和进程的人为改变,这显然不符合道家对于自然的推崇。

不过,庄子这则寓言的真正深意还不在于起名,而在于原文中“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个情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浑沌是被凿了七天才死的,但是这七天浑沌却没有进行任何反抗。庄子的这种设置十分深刻地写明了追求自然的最高境界:即使一旦有了认识能力,自身就要毁灭,我也不去阻拦毁灭的发生。对于儵、忽二人来说,他们人为地破坏了别人的自然状态,一定会因此承担某种结果。但对于浑沌来说,他从始至终都没有对外界做出任何反应,甚至对自己的死亡也没有表现出不满。这似乎表明,活着是自然的,但不可避免的死亡也是自然的,浑沌虽然遭受了死亡的厄运,但他同时也把拒绝认识世界的立场坚持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