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权力从何而来:神授与契约(1)

政治哲学对“权力”的思考,主要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权力从何而来,第二个问题是权力应该如何运作,第三个问题是谁应该拥有权力。对于第一个问题,政治哲学一般有两种回答:一种回答认为,权力是比人类更加高级的存在者赋予某人的;另一种回答认为,权力是人们通过共同的契约让渡给某人的。关于第二个问题,政治哲学倒是有一个表面上一致的回答:权力必须按照正义的原则来运作。对于第三个问题,有多少位政治哲学家,就有多少种不一样的答案。

认为权力来自高级存在者,被称为“神授论”,它是古代人民思考权力起源的流行理论。这种理论的出现多少与神话时代人们对神祇的敬畏情感相关。在很多国家的建国神话中,神授王权都是重要的情节。比如古代埃及人认为,具有统治权力的法老是太阳神拉的儿子。法老在世的时候为太阳神拉代言,统治人间,离世的时候也要葬在指向太阳的金字塔中,以便灵魂可以升天。日本人把自己看作天照大神的后裔。日本号称“万世一系”,自古以来皇室都保持在一个家族内传承。由于在日本的神道信仰中,掌管天的天照大神是天皇家族的先祖,皇室成员也就与普通人不同,他们能领导人间事务亦是出于天照大神的授权。朝鲜和韩国虽然在统一的问题上还未达成共识,但两国一致认为自己是天帝桓因之子桓雄的后裔。桓雄一直希望与凡人一起生活,得到父亲同意之后,他降临在长白山,为那里的人们带去了农业生产的技术。有一只老虎和一只熊知道桓雄是天神下凡后,祈求桓雄把他们变成人,桓雄让它们只吃大蒜和艾草,在山洞里生活一段时间。后来老虎放弃了,熊因为坚持下来了,被桓雄变成了女人并嫁给桓雄,他们的孩子就是古朝鲜的第一位君王檀君,檀君的权力便来源于本是天神的父亲。

真正把神授论纳入严肃的理论创建,还要等到后来成熟的宗教出现。宗教所讨论的政治哲学,其实是“政治神学”,这一点在基督教对政治的讨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圣经》的第一句话是“起初,神创造天地”,整个第一章讲的都是这个故事。作为《圣经》中所描述的力量最强大的存在,上帝无疑具有终极权力,这个权力可以决定万物的生成与秩序,也可以决定人类的角色——成为其在世间的代理。事实上,人被上帝创造出来的目的就是部分继承上帝对万物的统治权力,所以《圣经》中本来就包含着神授论的意味。

这种意味随着基督教神学的发展进一步形成了更复杂的政治学说,其代表就是奥古斯丁提出的“上帝之城”。与“上帝之城”相对应的是“世俗之城”。奥古斯丁认为,前者建立在对上帝的爱之上,而后者建立在对自己的爱之上,前者是值得向往的,而后者是令人堕落的。在上帝之城中,人们由于信仰上帝、听从上帝的权威而能得到永恒的和谐;在世俗之城中,人们由于畏惧君王、服从君王的权威只能得到暂时的和平。奥古斯丁宣称,生活在世俗之城的人们要学会顺从上帝,因为只有在上帝之城中才有真正的幸福。世俗之城的君王只有冲破对自身权威的迷恋,做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才是好的君王。

奥古斯丁这种用“双城故事”来强调世俗权力应该服从神权的叙述方式,一经问世就成为政治神学的经典。直到一千多年后,法国神学家约翰·加尔文在他的《基督教要义》中仍然在谈论“两个国度”的问题:属天的国度和属地的国度。比起奥古斯丁,加尔文对世俗之城的态度似乎有了积极的变化。他认为,属地的国度虽然只是人们在世时临时设立的,但仍有重要的任务,比如号召人们保持对上帝的信仰、用法律维持社会和睦、保证教会有序运行等。对于属地的国度中的君王,加尔文同样认为他是上帝的摄政者,出于对上帝的信仰,君王必须表现出正直和节制的美德。

总的来说,政治神学的要义是把人间秩序安置在神的权威之下,使权力变成神的恩赐。在这样的理论设计下,权力是否正当的标准在于它是否用来为神服务。权力作为一种能够役使他人的力量,就这样被赋予了明确的目的:引导、宣扬、保障公民的信仰。即使后来加尔文的态度已然对世俗之城温和了许多,我们还是不难感觉到政治神学的核心在于神学,而不是政治。

其实,把“政治”和“神学”连在一起本来就存在理论上的张力,因为前者着眼的对象是活着时的好生活,后者关心的内容则是死去之后的好归宿,后者必须通过出离、否定、超越前者才能实现。换句话说,宗教认为除了对神的皈依,并不存在另外的公共善好,群体生活只不过是群体信仰的另一个称呼罢了。与其说政治神学是用宗教的方式论述政治,不如说是用宗教的方式消解政治。

相比之下,中国古代对天帝的信仰完全是用来论证权力合法性的手段。在第三章中我们已经讨论过,殷周之际君王为了巩固权力,改变了宗教。商王朝的思想世界是围绕着对祖先神以及能够令风令雨、降祥降殃的天帝的信仰而展开的,而周王朝在保持祖先崇拜的基础上,特别在天帝信仰中发展出了对天命的强调。天帝信仰关涉的是对掌控人类善福祸淫的绝对超越者的敬畏与服从,其中亦包括对天帝授予商王朝统治权力的认同,比如《诗经·商颂·长发》中的“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还有《尚书·太甲中》中的“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与商王朝这种宗教意味浓厚的信仰稍有不同,周王朝对天命的强调减少了对人间行为有强烈感情的人格神的形象,突出了上天作为不可挣脱的客观法则的性质。比如在《尚书·召诰》中,召公告诫周成王,只有实行德政才能祈求天命的永久护佑:“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这里君主的德性成为符合天命的重要一环。这样一来,与普通人无法理解而只能承认的神的命令相比,由于承认世俗道德,天命具有了更清晰的标准,可以判断权力是否合法。不过,天命本身仍然是超越世俗且神圣的存在,西周时代的权力起源说仍然没有突破神授论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