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后记

在任何追求确定性的时代,哲学都是一种风险。

苏格拉底的审判像是一个古老的预言,它不断地提醒着每一个爱智之人,成为哲学家就意味着随时有可能成为一个被城邦遗弃的没落之人。因为哲学会使你熟悉的生活变得陌生,会使你坚定的信念发生动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哲学是勇敢者的游戏。

我创作这本书,当然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来参与这个游戏。因为我发现哲学思考的奖励——朝着更美好的世界清醒而活——是如此充满诱惑,以至于过程中的风险,似乎都带着一种散发着英雄光芒的荣耀。当然,成为哲学家,不必是每一个游戏参与者的命运。

遗憾的是,在学者们刻意的装扮之下,哲学在今天不再是普罗米修斯撒向人间的火种,而愈发被视为专业人士的小众爱好。作为哲学研究者,我一直有个顽固的想法,那就是哲学不应该只成为“术语”,更应该成为“大众话语”。因为不管真理是否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至少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真理、谈论真理、反思真理。哲学的超越性不应该成为其脱离公众生活的借口,实际上恰恰相反,这种超越性为哲学成为公众生活的普遍关涉提供了可能。在这个意义上,哲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成为公共对话议题的优势。而哲学普及,就是哲学成为大众话语中的公共议题的重要一环。

但是在多年的关注之下,我发现到目前为止哲学普及这项工作存在着两个显著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国内的哲学普及做得还远远不够。我特别留意过韩国和日本的书店,在哲学书籍的陈列区域,总会有一个书架摆放着各种哲学普及读物,虽然翻译本居多,但也不乏本土作者的优秀作品。相较而言,国内最近几年在海外哲学普及读物的译介上虽然有了些起色,但在原创作品上则始终处于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因为我发现国内的哲学普及读物首先在数量上极为稀少,其次在写作模式上十分固定,一般就是按照时间顺序罗列哲学家及其代表性的思想观念。但这种知识性的整理工作,在我看来始终差了点味道——好的哲学普及,关注的应该是哲学自身的发展逻辑,而不是直接将时间作为逻辑。一个好的哲学普及者,不会直接告诉你,柏拉图之后出现了亚里士多德,而是会为你分析,柏拉图的理型论如何启发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二者的思想有怎样的关联和差异。换句话说,哲学普及不应是松散的观念拼盘,而应该充满作者个人加工的思想评论。当一本哲学普及读物只能“介绍”而不能“评论”的时候,它就丧失了哲学的味道。所以我希望读者们不仅能在本书中感受到一个完整且连续的逻辑框架,更能看到我个人的思考与评论。

当然,哲学读物的评论性与作者的专业性息息相关。探讨而不只是介绍哲学,需要作者本人专业从事哲学研究工作,且能有所见地。海外的哲学普及著作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业内的顶级学者亲自出马为哲学爱好者撰写的,相比之下,国内的哲学系教授们则显得保守许多。除了两三位研究西方哲学的学者做了吃螃蟹的人,我的大部分同行没有表现出足够的与大众交流的兴趣。而这个现象也关系到我想谈的关于哲学普及工作的第二个问题——在哲学普及作品中,中国哲学以及东方哲学的缺席是一种常态。这个问题是全世界的哲学普及作品存在的共同问题。

作为中国哲学的研究者,我一直无法与这个问题和解。在中国和韩国的求学经历,不仅让我对东方哲学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也让我认识到在哲学的框架内讨论东方思想的可行性。如果说海外学者因没有足够的了解而遗漏了东方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理解的话,那么国内居然也没有人可以写出一本兼顾中西、比较中西的哲学普及读物,则会令人感到莫大的遗憾与沮丧。而这种无法平息的失落感正是我创作本书的原始动力——我要写一本中国哲学在场的哲学入门书。

我清楚地记得,2016年我在台湾大学太子学舍十二层那间有些孤独的宿舍中做出了这个决定。2017年我返回韩国首尔大学,修读完了所有课程并通过了各种毕业论文资格考试。待到本书正式开始创作之时,已是2018年。其时,我的博士论文撰写工作已经进入尾声,开始了答辩的各种流程。首尔大学对毕业论文的审核之严苛,让我在那段时间很容易感到焦虑。后来我找到了一个可以消解焦虑的方法,那就是写这本书。无论准备博士论文答辩的过程有多么烦琐和紧张,只要我开始动笔写作这本书,心中就会充满快乐与激情。所以,这本书对我而言有着超越学术的意义,它字里行间总会映照出那段时光的纯粹。

2019年回国之后,我开始在中央民族大学执教。在空闲时,我把本书的最后三章写完了,就像一场盛大仪式的落幕。对我来说,写作本书更像是一场无法抑制的自我回应,以至于在写作完成之后,我甚至没有考虑过出版的问题。似乎一本书的存在,和人一样,也自有其运命所在。2021年,天喜文化社科中心负责人李博先生和前任编辑李栋先生联系到我,表达了出版此书的意愿。在经过了几次见面交流之后,我相信把本书的刊行交给天喜文化和天地出版社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本书的责任编辑后来由孙裕先生担任,他细致的审校与中肯的建议使得本书能够在此刻顺利地和大家见面。

从我决定要写一本心中理想的哲学入门书,到这本书真正问世,七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从一个在海外求学的哲学系学生,成长为一位在高校哲学系任教的副教授,这本书就像是我生命的见证。它昭示着无论明昼与晦夜,我都将与哲学为伴,因之安顿,为之昂扬。当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所有读者生命中一场特别的相遇。

最后,我想把这本书献给我的妻子。她的爱与陪伴使我的在世之在永远保持着一种向上的开敞。我在仰望星空之时看到了我们故事的每一个结局,我们的每一个结局,都是携手走入星辰。

2024年1月于京西寓所

上一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