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哲学的追问永无止境
1962年,在非洲东部坦桑尼亚一所女子中学的课堂里,三名女学生没有任何原因突然开始大笑,过了一会儿,周围的学生受到传染,也陆续大笑起来,直到老师意识到这不是一场群体恶作剧时,学校中已经有近一百名学生出现了大笑不止的症状,甚至有人笑到昏厥。后来,笑声像传染病一般传播到了周围的村庄,据说有近一千人被感染。
这不是人类在历史上第一次遭遇奇怪的流行病。在更早的1518年夏天,法国的斯特拉斯堡有一个表面看上去十分普通的女人突然开始在大街上跳起舞来,不协调的扭曲动作和奇怪的表情让目睹这一幕的路人在错愕的同时感到了一丝恐惧。人们的害怕不无道理,因为没过多久,围观的人群中就有人不由自主地加入了跳舞的行列。在接下来的一周中,越来越多的人就像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召唤一样,纷纷走上街头手舞足蹈,或是飞快地转圈,或是用力地跳跃和踢腿。根据事后的统计,这场“舞蹈瘟疫”感染了几百人,很多人由于连续不停地跳舞而导致心脏病发作或饿死。斯特拉斯堡当地的医生认为抑制不住的舞蹈行为是血液过热的表现,而神父则认为这是愤怒的神灵对人们的惩罚。
现代文明把人类历史上这种诡异的行为传染理解为心理病症,并称之为“群体癔症”,即人与人通过相互暗示和感应,在群体中引发一致性的精神障碍和行为错乱。然而正像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试图指出的那样,我们对于他者疯癫的认定,是自居理性之人傲慢的共谋。这些人认为疯癫会使人类更接近魔鬼或野兽,于是把举止异常的邻人送上驱逐之船或关到禁闭之所。在那本书的前言中,福柯引用了同样是法国哲学家的帕斯卡的话:“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从这个角度看,比大笑不止和跳舞不停更具有感染性与传播力的群体癔症,就是人们口中的“正常”。
在一个正常的世界中,“习以为常”当然是最流行的品质,确定性也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在这种追求之下,人们正在共同塑造一个“答案社会”。无论是育儿专家的建议还是理财顾问的指导,所有服务的要义都是为你提供一个确定的答案。在今天,我们杀死疑问的速度比任何时代都快,各种搜索引擎随时准备着为我们提供远远超过实际需要的信息。与此同时,我们也正在失去一种起源于惊奇的古老智慧:哲学思考。
本书用十章的篇幅来展现哲学思考的独特之处。这个独特之处便是,哲学没有确定的答案。对于导论中提出的“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我们在前三章首先考察了“哲学”概念第一次被使用时作为“灵魂真理”的本义,又厘清了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东亚世界的建制历程,最后又在人对世界的双重认识模式中明白了哲学会不断产生新内容的原因。这些讨论虽然让我们对哲学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于哲学不同于其他领域的理论言说还没有涉及。
于是,在第四章和第五章,我们看到了哲学的新内容首先体现在对世界本原与本质的探寻上。在第六章和第七章中,我们又发现探寻世界的认知能力本身也是哲学所考察的对象。在第八章和第九章中,我们看到哲学关心的问题不断从外部世界转向自身,并试图从道德层面探索人的本质,并且这种探索在第十章中从个人之善过渡到了公共善好,从而进入了对社群正义的讨论。
从“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出发,每当我们对让思考得以成立的前提进行审查时,哲学就会出现新的问题与新的领域,于是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的内容依次在本书中展开。可以说,正是我们对哲学的追问,才形成了哲学本身。
在这个意义上,哲学作为一种智慧,强调的是怀疑与反思,而不是接受与满足。对哲学家最好的尊重,是去批判和发展他们的观点,而不是把他们的话奉若真理——正如历史上每一个成为哲学家的人对先哲的态度一样。所以哲学家试图给出的是更好的回答,而不是确定的答案。答案只存在于被简单化理解的正常世界中,而在哲学家看来,“正常”亦是被建构出来的。法国哲学家伯格森在《笑》中曾经提到,如果我们在舞厅里把耳朵堵住不去听音乐,那么就会觉得跳舞的人有些滑稽可笑。这个例子给我们的启发是,所谓的正常与疯癫,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界限分明。是因为哲学总是试图打破人们对“正常”的迷恋,因此也总是使人成为人群中的他者。不过,自我的出现,恰恰是从认识他者开始的。就像城邦审判之于苏格拉底,周游列国之于孔子一样,哲人只有走出洞穴,才能遇到真正的自己。我们也同样面临着《黑客帝国》中红蓝药丸的经典选择:你是要在真实的世界里寻找答案,还是要在虚构的世界里接受答案?
哲学没有答案,没有答案当然就意味着没有结束。我们对哲学的讨论虽然到这里要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在哲学中遇见你自己的旅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