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与南京对话(3)
1922年10月,上海的英文报纸《密勒氏评论报》举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评出中国当时的十二位大人物,有一千九百多人参与调查,孙中山以一千三百一十五票当选,位列第一。手无一兵一卒,也没有任何公职的孙中山,在当时中国人的心目中,威望却如此之高。当时他正在上海,处于逆境当中,中国从北到南都是军阀当道,是张作霖、曹锟、吴佩孚他们的时代,整个中国没有孙中山的立足之地,他只好住在上海租界的一个房子里。但在公众心目中,他仍然是中国第一大人物,而那些总统、将军都不是,这就是孙中山的影响力。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与孙中山一起走进这个大门的,还有另外一个人——黄兴,在革命阵营中,孙黄并称,有“孙氏理想,黄氏实行”的说法。黄兴被看作一位能征善战的领军人物,被看作一个实力派,其实黄兴只是一个书生,虽然他打的大仗、小仗无数,且大都以失败告终,但是黄兴一直受人敬重。正是这一系列的败仗给腐朽的清政府以沉重的打击,使他在一次次的战斗中树立起了威望。
中华民国在亚洲的地平线上破土而出,1912年元旦那天,在夜晚举行的总统就职仪式上,孙中山誓词的最后一句话埋下了他辞职的伏笔:“……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也就是说,只要清廷倒了,他就辞职,这个总统是暂时的。他在那个时候就已经说清楚了,一个“临时”的大总统,果然真的是“临时”,仅一个月零十二天。
在那个时代,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他已当上了临时大总统,竟然能辞去,这在中国历史上有先例吗?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任上,毅然决然放弃权位,兑现承诺,辞去这一最高职务,这一壮举,放在中国历史上乃是前无古人的,这是近代政治文明的一束曙光,给予怎么样高的评价都不会过分,尤其考虑到这一幕发生在“官本位”根深蒂固的土地上,就更加值得敬佩。有了这一幕,他就足以傲然屹立在历史的天空下。
作为一位深刻影响了历史进程的政治领袖,他一生的道路选择极为复杂,他的性格、处世也有可议之处,不能作简单化的评判,但没有人能否认他的重要性,他给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打上的个人印记。
孙中山是一位有缺点、有脾气、有失误的领袖,不是一位完美的领袖,世上也不可能有一位完美的领袖,他绝不例外。创立中华民国,也绝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我们已经讲过黄兴,还有蔡元培、章太炎,这些人对中华民国的创立都有重大贡献。第一任教育总长就是蔡元培先生。当然还要提到一个人,就是宋教仁先生。当时宋教仁只有30岁,是中华民国创立时最有才干的政治领袖之一。由于当时他年龄太小,锋芒太露,遭到很多人忌妒。本来要他担任总理,因临时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他只担任了法制局局长。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孙中山和总统府的秘书长胡汉民是广东人,宋教仁和参谋总长兼陆军总长黄兴是湖南人,蔡元培和交通总长汤寿潜是浙江人。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让我们看到,来自浙江、湖南、广东三省的精英对中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他们在历史中浮出水面不是无缘无故的,我更关心的是他们读的书。
孙中山一生不忘读书,尤其在逆境中总在读书。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革命不忘读书》,这也可以说是孙中山的座右铭。一些读书人曾误以为孙中山目不识丁,对此孙中山曾骄傲地说,“我也是读破万卷的人”。他读过大部头的二十四史,也接触过大量西方的社会科学著作。
1913年8月到1916年4月,“二次革命”失败以后,孙中山第二次踏上流亡的道路。在日本流亡的三年,日本的秘密警察天天都跟踪他,就看他在做什么。他们给上司的报告中说,孙中山带来的六只大皮箱里面装着的都是书。孙中山到东京的第一天,放下行李,就去读书,后来每天也是以读书为主。“终日阅读书籍,无其他异常情况”成了日本警察汇报的主要内容。有一家外文书店是孙中山经常买书的地方,1914年这一年他就买了七十多种书,其中有一天就买了七种书。这七种书都是关于德国和欧洲政治的。那段时间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关心德国,关心欧洲。他买的书当中也有很多哲学书,尼采的、叔本华的、柏克森的、维特根斯坦的,还有罗素的,这些书他都读过。他去世之后留下来的唯一财产就是书,别的都没有留下。他一生读过很多的人物传记,读过培根传、达尔文传、富兰克林传、穆罕默德传,读过拿破仑传、克伦威尔传、华盛顿传、罗斯福传、林肯传、威尔逊传,其中拿破仑传他至少读过五个版本,很多是外文版。他在生命最后十年留下的书涉及哲学、政治、军事、法律、经济、历史、科技、医学、体育、天文、地理、人物传记,还有百科全书、年鉴等。他的《家事遗嘱》中说:
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
刚才我们看过孙中山1912年住过的那个房间和那张小床。这里的木地板也许是他当年走过的,这里的砖头也许是他摸过的,这里的红叶也许是他见过的,这里每一棵活过一百二十岁的树,也许都是他当年见过的,我们在这里能呼吸到他曾经呼吸过的气息。他所期待的现代化的中国,也许是一个多了雾霾的中国。现代化未必都是好的,任何东西都有双面性,这个世界需要的是平衡,平衡就不会在钢丝上掉下来。人生也像一个走钢丝的过程,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一根平衡杆。你的平衡杆是什么?孙中山的平衡杆就是读书。孙中山一生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总是坚持读书,“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他将一生的主要时光都用来读书,革命的时候也带着皮箱,皮箱里装的不是银子,而是书,即便是流亡的时候装的也是书。原来孙文也是读书郎,读英文出身的读书郎。
与曾国藩对话
刚才我们讲孙中山主要讲的是什么?讲的是读书。那讲曾国藩讲什么?也讲读书。我们现在所在的“总统府”,之前就是两江总督衙门,曾国藩曾两度出任两江总督。1860年他受任两江总督时,这里还是洪秀全的天王府。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的部下一把火烧毁了金碧辉煌的天王府。1870年,曾国藩再任两江总督,在废墟上重建了两江总督衙门。我身后的这个书房是仿昔日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书房建造的,书房挂的匾上“博学知明”四个字用在曾国藩身上倒是贴切的。
可以说曾国藩是一个标准的读书人,从小熟读“四书”“五经”,从15岁到27岁,一路从秀才、举人到进士,被道光帝点了翰林。他熟悉儒家典籍和孔夫子的教导,也是以耕读传家的农家走出来的典型读书人。我们读一读他1844年写的一封《与诸弟书》:
……是以往年常示诸弟以课程,近来则只教以有恒二字。
所望于诸弟者,但将诸弟每月功课,写明告我,则我心大慰矣!
……以后合信,但将每月作诗几首,作文几首,看书几卷,详细告我,则我欢喜无量。诸弟或能为科名中人,或能为学问中人,其为父母之令子一也,我之欢喜一也。……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兄往年极无恒,近来略好,而犹未纯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全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批。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诸弟若能有恒如此,则虽四弟中等之资,亦当有所成就,况六弟九弟上等之资乎?
兄日夜悬望,独此有恒二字告诸弟,伏愿诸弟刻刻留心。幸甚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