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统治(2)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军事胜利,是由英国人指挥的占多数的印度士兵和占少数的英国士兵取得的。成功的关键并非军事技术,比起当时已全盘进入火药时代的莫卧儿帝国及其他印度政权,英国在使用大炮、火绳枪和燧发枪上并未十分领先。欧洲的优势在于运用训练良好的士兵紧密组阵,形成快速、密集的火力。新的军事组织技术在一开始就取得巨大胜利,英国指挥小股兵力击败了大批印军。然而这一优势无法长存,事实上印度王公也快速学会聘用欧洲军官,向自己的军官和军队传授欧洲战阵组织技巧。因此,英国需要组织更大规模的军队和盟友来对抗印度对手。
英国在印度取得军事胜利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于英国与部分印度统治者联手,共同对抗其他印度敌手。这些盟友在英国统治期间,仍旧保有领土统治权,但也需付出代价,包括将外交事务交付英属印度政府管辖,同时贡献资源维持印度军队,有时甚至要通过割让领土来完成。这些“土邦”持续存在于英属印度之外,自行管理税收、行政和武装力量,但皆有英国所派的“驻扎官”,这些驻扎官向各土邦传达英国政策,并不时插手土邦内部事务和王位继承。印度王公在扩大并巩固英国在印度统治的联盟策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随着时间流逝,王公的政治功能不断萎缩,英国开始视其军队为英属印军,在两次世界大战时又视其为便宜又管用的储备军。英国统治的两个世纪中,土邦的存在让印度的政治版图呈现出拼凑状态:英国直接统治的大片地域夹杂着土邦,有些土邦的面积比英国的更大,有些则比美国的一个县还小。整体来说,直到英国结束统治为止,这些土邦占据着印度这片大陆约三分之一的面积。
1857年,印度土兵在德里附近的密拉特哗变,反抗英国军官,哗变继而更扩散、转变成对英国统治的全面起义行动,席卷了北印度多数区域。造成这波不满的原因众多,但主要导火线却是恩菲尔德来复枪的引入。来复枪的子弹须要用动物油脂润滑,因为多涂用牛油和猪油,激怒了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士兵。之前也发生过哗变,最知名的是1806年南印度韦洛尔的哗变。那一次的哗变也有宗教信仰受到冒犯的成分:下令采用新的穿着规范,要求戴欧式帽子并禁止蓄胡、戴耳环及在前额画宗教记号。不过,韦洛尔和其他驻地的哗变很快就被压制,并未扩散;1857年的哗变及引发起义的怨愤快速发酵,掺杂了印度王公对自身待遇和持续丧失权力的不满。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所谓的“无嗣失权”政策,在这项政策下若土邦没有直系继承人,就会被取缔,长此以往,所有的土邦都会被取缔并被纳入英属印度。这场哗变很快发展成全面性的军事起义,试图重建英国统治之前的莫卧儿帝国,恢复马拉地的统治者“佩什瓦”和印度王公的统治,并将英国人逐出印度。起义军占领了德里,宣布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为印度皇帝。事实上,莫卧儿皇帝一直是正式的印度皇帝,如前所述正是他将孟加拉的财政统治权赐予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了英属印度时期。起义扩散到了坎普尔,由最后一任佩什瓦的儿子那那·萨希布领导,此外起义还扩散到勒克瑙和中印度部分区域。在中印度,英勇的反抗势力由章西女王领导。起义扩散至北印度各地军区,但其他军区仍旧维持对英国的忠诚,并镇压起义军。经过一年,起义终于平息。这是一场由军队和旧土邦精英领导的独立战争,但力量并未联合在一起。起义行动最终失败了,印度脱离英国统治的独立,要等到近一世纪后才会在新精英的领导下到来,这些精英对于国家有十分不同的设想。1857年的起义并未扩散到印度全境,但是却在全印度备受瞩目,宣示了许多印度人对殖民政权的不满。
起义失败后,英国人一面压制一面尝试和解。哗变者,至少是那些被认为直接参与杀害英国人的哗变者,受到了严厉的公开惩处,有些被绑在大炮口,轰成了两半。莫卧儿帝国正式灭亡,巴哈杜尔·沙被流放缅甸,并在那里度过了晚年。1858年11月1日,维多利亚女王正式下诏,直接管辖印度;从这时起,公司统治正式结束,印度改由伦敦的议会直接管辖,而非由议会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代管。英国王室声明,确保印度宗教将不受干涉,土邦的领土和权利不受侵犯,并将英国试图改造印度社会所引起的宗教恐慌和盟友的不满归为哗变主因,似乎要放弃19世纪30年代制定的印度社会改革计划。军队也被重组了。印度长期以来有两种军队:一种是英国军官、印度军士和印度土兵组成的印度军;另一种则是英国军官和士兵组成的英国军。现在,印度军中的英国军官人数增加了,英国军的规模也扩大了。而最重要的后果也许是,起义者杀死英国人以及起义失败后英国人对起义者的严厉惩罚所造成的英国人与印度人之间的裂痕。之后,对英国统治的反抗在新领袖的带领下,有了全新的形式,也有了全新的目标:将印度变成像欧美一样的民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