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象(3)
但这种解释并不是很有说服力。快速捕杀假说要求闪电战般的灭绝速度,但对猛犸象和乳齿象长牙的分析显示,它们在北美的灭绝持续了两千或三千年,因此这一假说站不住脚。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动物可以很好地学会避开人类。苏洛维尔等人也分析了同样的问题,提出了下述观点:热带雨林成为大象的避难场所,因为这里人口密度小。这只是推测,并不精确,没有与非洲、南亚和东南亚人类捕食大象的证据相对照。“过度捕杀假说”相比之下证据更为充分,不过总的来说,对大象为什么能在如此漫长的捕杀过程中得以留存,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
史前时期的非洲象和亚洲象为什么能够存活下来?解答这个问题需要有能力对当前证据加以分析。我们的问题聚焦在史前时期亚洲象的留存。因此,现在必须研究森林的情况。
在夏季,季风是一种湿润的海风,空气受到喜马拉雅山脉一带的低气压吸引,从西南吹向陆地,在陆地受热上升,然后降下大雨;在冬季,大陆上的空气从东北方向吹向海洋。
西南季风在印度次大陆、中南半岛和中国南方零星地区形成独特的雨季,这些区域共同构成了“亚洲热带季风区”。降雨集中在一个季节,全年的其余时间则相对干燥,一年之中气温冷热交替变化,以上因素构成了亚洲热带季风气候显著的季节特性。亚洲热带季风区主要有3个季节:雨季、冷季、热季。古代印度的文献记载了这一结构:印度的季节要么是3个周期,每个周期4个月,要么是6个周期,每个周期2个月。也就是分为亮季、热季;雨季、秋季;森林季、凉季。因此,印度的一年分为3或6个季节;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分为2个季节,也就是太阳向北和向南两个时期。温带地区的欧洲和美洲会将一年分为4个季节,每个季节3个月,印度则完全不同。
这种季节构成决定了一年的宗教仪式周期。例如,吠陀教要求遵守4个月长的、被称为“吒图摩西耶”的仪轨,标志着3个季节的开端。季节题材的诗歌也有类似的标志:在诗歌中,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征、典型的爱情场景和主题。
在热带季风森林,伴随着西南季风到来,从6月或7月开始便会出现明显的雨季;从9月或10月开始会有一段干燥寒冷的时期;从2月开始,干燥炎热的时期逐渐到来,在4月或5月时逐渐达到顶峰。然后雨季回归,导致温度骤降而湿度剧增。在热季,树木承受着最大的压力,阔叶类的树木会脱落绝大多数的叶子并逐渐长出新叶;森林变得更加突兀敞亮,落叶堆积起来,补充土壤。热带季风森林是落叶林,因为在雨季前会出现热季,但这与温带阔叶林因季节寒冷而落叶的原因不同。研究发现,该区域内的一些森林,尤其是近海地区的森林,全年气候湿润,没有明显的旱季;其叶子为常绿阔叶,全年都在一点点地更替叶子。这些树全年枝叶茂盛,像封闭的篷盖一样,因此能够照射到地面的阳光极少,灌木也无法生长;它们将大部分养分锁定在自己身上,使得土地变得相对贫瘠。在这两种类型的森林中,热带季风落叶林更有利于动物觅食和啃草,其中就包括大象,因为在这类森林的开阔处和边缘地带,长着更多草丛和灌木;而热带常绿雨林区则很少有食草动物。
亚洲象特别适合生活在热带季风森林中。在小块土地上的食物被耗尽时,它们需要寻找新鲜的草叶;此外,季风的季节性也影响大象的迁移模式。因此,苏库马尔在研究印度西高止地区比利吉里兰甘丘陵的象群情况时发现,长得较高的草叶在旱季时蛋白质含量会降低,而降雨后新长出的草叶中蛋白质含量最多。诸如此类的问题会导致象群在矮草环境、高草环境和啃草环境之间移动。它们还改变了进食方式,要么吃新草的顶部,要么挑出旧草后去除根部的污土,然后吃掉下半部分,丢掉味道不好且含有更多硅酸的上半部分。
以下这张降水量及对应植被类型的列表过于简单,毕竟季风和植被类型有许多变数。首先,回撤的东北季风在冬季从亚洲大陆吹向海洋,尽管总体上十分干燥,但是也会给沿海某些地区带来二次降雨。其次,季风无法到达干旱区域。最后,从沿海地区到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植被会随着海拔变化呈现出不同类型。
印度森林的种类繁多,分类也相对复杂。但是,撇开较高海拔和沿海地区需要详细说明的森林后,斯贝特和利尔蒙思认为,印度的植被根据年降水量可以分为4大类。
表格呈现了降水和植被之间的对应关系。然而,如果我们分析这种假定的对应关系,就会发现这种对应是建立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之上。
我们可以尝试一下,严格按照斯贝特和利尔蒙思列出的表格绘制4类植被的分布图。于是,我们可以得到植被类型分布的猜想图。可以看出,除俾路支斯坦与拉贾斯坦和信德一带的塔尔沙漠以外,森林覆盖了印度次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而现今的情况已远非如此。猜想图和实际情况之间差异悬殊,已经无须展示出来。导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必须将这幅猜想图看成是一种理想状态,它展示了历史上的植被情况。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降水和植被之间这种假定的对应关系呈现的是一种自然状态,没有受到人类及其活动的影响。
斯贝特和利尔蒙思的观点建立在对印度森林科学经典学术文献的总结之上,对森林和森林历史有成熟的见解。该观点总体上认为,印度的自然植被是森林,但是由于开垦、农业生产和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森林植被随着时间流逝已经大量退化。斯贝特和利尔蒙思很好地表达了这些文献的中心观点,因此有必要详细引用:
除了较高的山地地区、较为贫瘠的俾路支斯坦部分地区以及塔尔沙漠外,印度次大陆的自然植被基本上都是树林。然而,这些树林已被大规模砍伐、开发并出现退化,因此这一判断与今天的实际情况完全不符。印度有15的地区被正式认定为林地,但在理想状态下这个比例是13。而在这些被正式认定的林地中,仍有部分为“未分级”,其中一些区域只能勉强称为森林,许多名义上“已获得保护”的森林也是同样的情况。“原始森林”不到总数的一半,并且这些森林比那些本应用于放牧的地区更易受到影响,尤其是位于较为干燥地区的森林,甚至有人在权利模糊的掩护下从事非法开发,以获取森林副产品。无论如何,保存最好、退化最少的森林都位于人迹罕至的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印度河-恒河平原几乎没有任何类型的森林;半岛上的大多数森林实际上仅仅是灌木丛林,而这些灌木丛林要么非常开阔,要么生长不足。巴基斯坦的情况更糟,森林面积仅有1.35万平方英里。然而,有非常充分的史料可以证明,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旁遮普中部和加兹尼王朝马哈茂德统治时期的亚穆纳河一带存在着大面积的森林。恒河平原最初可能广泛覆盖着森林,绝大多数都是婆罗双树。正如勒格里斯指出的那样,如今很少有人能够遇到186英里宽的森林,即使是看起来像森林的再生林也没有那么大的面积,而且远离主干道,哪怕在中央邦或奥里萨邦的边陲地带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