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阿克巴则例》(3)

书名:大象与国王本章字数:2000

马匹与大象

莫卧儿帝国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畜力运转。大象、马、骆驼、骡和牛的数量庞大,由高级军官负责维护每种动物的数量。这些动物全都拥有每日定量的谷物供应,因此,它们为王国工作——尤其是在战争中——付出的大量能量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农业。换言之,大量的土地都被用来维持莫卧儿军队中动物们的能量补给了,包括牧场、森林或专门种植饲料的农田。

至关重要的马匹持续从西部和北部地区获得:

商人们从伊拉克-阿拉伯和伊拉克-阿贾姆地区、土耳其、突厥斯坦、巴达赫尚、希尔万、黠嘎斯、中国西藏、克什米尔和其他地区,将优良的马匹带到宫廷中。大量马匹从图兰和伊朗成群结队地来到宫廷中,如今已有10 200匹,喂养于陛下的马厩中。与此同时,因为马匹持续不断地进入宫廷,所以每天也会有马匹被作为礼物或其他用途而被送出去。

国王不仅鼓励国际贩马贸易,还建立起供贩马商人使用的商队旅馆,方便他们及其贩卖的动物住宿。国王的仆人记录了到达马匹的名册;专家们会检查它们并给出定价,以金币“莫赫”来标价。有的价格会高达500莫赫,但大多数会处于10至30莫赫内。

阿布勒·法兹赞扬了印度的马匹饲养人员:“娴熟且有经验的人非常重视驯养这种聪明的动物,它们的许多习惯和人类相似;许多印度马与阿拉伯马或伊拉克马没有区别,因此不久之后,印度在马匹方面就会胜过阿拉伯。”他说在这个国家的每个地方都育有良马;但是卡奇的马匹最优秀,与阿拉伯马相当。据说很久以前,一艘阿拉伯的船遭遇海难,被冲上卡奇海岸;当时船上有7匹良马——一般认为该邦的马匹品种正是起源于此。旁遮普出产一种被称为萨努吉的马匹,类似于伊拉克马,而在阿格拉和阿杰梅尔也出产一种马,名为帕奇瓦里亚。在喜马拉雅山地区有一种小而强壮的马,称为“古特”。另外,在孟加拉靠近库奇-巴哈尔的地区还有另外一种介于古特马和突厥马之间的强壮有力的马种,称为“坦罕”。

然而,就马匹的等级而言,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的马毫无疑问是典范品种,这些品种都来自印度以外的西部和西北部。因此,按照价值降序排名为:(1)阿拉伯马;(2)波斯马;(3)穆詹那斯马;(4)从图兰进口的马;(5)亚布马,它们在印度培育,是突厥马的后代,属劣种;(6)和(7)印度培育的马匹:塔齐斯马、詹格拉斯马、塔图斯马。

莫卧儿帝国极为关心马匹和大象的供应情况,因为这两种动物都是军队的必需品。在这幅图中,阿克巴再次取代象夫坐在了大象的脖子上。那是1564年,他正接受从马尔瓦总督阿卜杜拉·汗·乌兹别克那里缴获的军鼓和军旗。我们从中既可以看到大象的盔甲,也可以看到重装骑兵的盔甲,还可以看到军队的其他组成部分。

在第一章中,我利用伊尔凡·哈比卜制作的珍贵的莫卧儿帝国地图集,查证了下述基本情况:印度王权下的军队后勤,马和象互补分布,自战象发明以来的历史结构,以及四军吠陀时代晚期经历突厥苏丹和莫卧儿皇帝时代直至18世纪的相关情况。还利用哈比卜所著的莫卧儿时期的资料查证了第三个要点,即在公元1至2世纪《政事论》出现到21世纪印度建立大象保护区,这期间野生大象及其栖息地退却的速度,退却的速度在公元1800年以前非常缓慢,随后急剧加快。大象目前在印度遇到的困境是近来才出现的。印度诸国国王使用大象已有千年之久,这项制度似乎是可以持续传承的——本书将在最后一章更为详细地考量这个初步的结论。

《阿克巴则例》涉及大象的内容,有两方面对我们非常重要。首先,它不但证实了有关大象的知识和实践在近两千年历史上有长期的延续性,这些内容源于《政事论》,而且为象学知识的年代断定提供了的横向参照点。其次,《阿克巴则例》为我们已知的情况丰富了细节,尤其是象夫的助手、捕象的不同方式以及马匹和大象的供应问题等方面。

作为一种制度,战象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了广泛的扩展,同时也因自古以来的实践而传承下来。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知识由相关从业人员习得,并通过学徒制来传承。而学习相关知识的人员包括猎象师、驯象师、驭象师和医师。从《政事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些人中的驯象师拥有较高的薪资级别,而且比驭象师高很多;驯象师和医师住在村庄里,并依靠授予的土地生活;而医师可能是种姓更高的素食者。

同时,虽然实用性知识是战象制度形成的基础,但是印度各个阶层的人都对大象有一定了解。梵语文献借鉴了这些实用性和技术性知识,包括一些术语。如果依据800页的医学手册《大象阿育吠陀》来判断,那么在管理大象的4种主要人员中,肯定是医师编写了这些书面文献。虽然人们已经证明《大象阿育吠陀》是晚近的文献,但该著作的篇幅如此庞大,必定需要一系列更早期的文献作为基础。其他的梵语象学文献,其实是吸收了底层人士——他们构成了大象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掌握的实用性知识,并在一系列的机缘下以托名神灵和婆罗门仙人的形式撰写而成,这与大象从先前在天空中飞翔的辉煌形象中跌落到人间的经历相并行。这种知识体系的魅力,不能掩盖其中大部分知识都是数千年来参与实际工作的技术人员依靠学徒制传承下来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