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二十章 乌云笼罩的陛下(1)

1647年6月7日,查理在纽马基特外见到了费尔法克斯和克伦威尔。费尔法克斯吻了吻国王的手。他肤色黝黑,人称“黑汤姆”,在战场上中过两枪,一处在肩膀,一处在手腕,脸上还有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中被剑砍伤的刺眼伤疤。这个沉默寡言的约克郡人,是军中战争委员会里“唯一的法官”。然而,克伦威尔在未经过他授权的情况下,做出了将国王从霍尔姆比城堡带走的决定。克伦威尔也向国王低头致意。这是查理第一次见到未来将终结他生命的人。

新模范军的主要将领是议会独立派的支持者,也都纷纷与部下感同身受,情绪激进。长老派给军队的待遇较差,士兵怨声载道。曾经,新模范军可以容纳持有不同政治立场的军官和士兵,而今,这一特点荡然无存,长老派军官、同情王党者以及前王党分子都被逐出了新模范军。三天前,在费尔法克斯主持下,新模范军总委员会开始起草一项政治纲领。该委员会由高级军官和选举出来的低阶代表组成,后者就是熟知的调节员或鼓动员。低阶代表由每团选举两名军官,全军选举两名普通士兵产生。6月14日,在费尔法克斯和克伦威尔与国王会面的一周后,总委员会准备宣布他们的公开“声明”。

军队强调,“我们不是一支仅为一国独裁政权而效劳的雇佣军”,而是一群“受到议会宣言的召唤集结而来,捍卫我们自己和人民的正当权利和自由的人”。鉴于议会未能保障这些权利,因此在这样的绝境下,为了保障人民的安全,军队“现在将以我们自己和王国的名义采取行动”。“腐败”的议员将被清理出议会,解散议会的日期已确定。届时将进行新的定期选举。

几乎可以确定,这份声明是由军需负责人兼首席执笔亨利·艾尔顿撰写的,他是克伦威尔的女婿。艾尔顿不仅威胁议会,还提出从议会手里挽救议会。

声明发表之后,新模范军将他们宝贵的俘虏转移到了伦敦附近。

6月25日,查理抵达索尔兹伯里伯爵的哈特菲尔德宫,在这里他可以有自己的牧师,并使用《公祷书》。7月3日,他被转移到巨富克雷文勋爵在泰晤士河畔卡弗舍姆的府邸。次日,查理与克伦威尔进一步接触,这一次费尔法克斯并不在场。

这位清教徒将军习惯于聆听别人谈话,这样他可以“了解他们内心最深处的企图”,而查理却习惯于掩藏内心深处的意图。克伦威尔似乎对查理印象深刻,他向查理身边的一个仆人说,查理是“三个王国中最正直、最勤勉的人”。军队需要查理的支持和配合,以便达成他们想要的和平方案。因此,克伦威尔不仅恭维查理,还承诺让查理的三个孩子来见他。听到这里,查理再也无法掩饰心中的喜悦。他已经五年没有见过伊丽莎白和亨利了。

查理并没有留下对克伦威尔第一印象的记录,但是在见到克伦威尔的同一天,他写信给詹姆士说,“我希望他们可以准许你同弟弟和妹妹一起,在这里[卡弗舍姆]与伦敦之间的某个地方,我们能见一面”。他建议詹姆士去申请许可,见他“一两个晚上。不过,我宁可见不到你,也希望你能到一个方便的地方吃顿饭,然后晚上再回去”。他的签名是“挚爱你的父亲”,还添上一句附言,“尽快回复我”。

虽然不允许过夜,但12天后,一驾马车载着查理的三个孩子来到了卡弗舍姆的灰狗客栈。一个小时后,上午11点,他们的父亲被护送至客栈。克伦威尔形容这次团聚是“他见过的最温柔的一幕”。查理问7岁的格洛斯特公爵亨利:“你认识我吗,孩子?”亨利一脸茫然地回答:“不认识。”查理向他解释:“我是你的父亲,孩子,很不幸,我把你和你的兄弟姐妹带到了这个世界与我共同承担痛苦。”詹姆士和伊丽莎白哭了起来。

查理把年幼的孩子抱到腿上并安抚着伊丽莎白。她现在11岁,但不再是他记忆中那个活力十足的女儿了。三年前,她跑跳穿过一个房间时摔断了腿。在室内养伤的几个月里,她开始学习。她现在会用法语读写,还懂一些意大利语、拉丁语、希腊语和希伯来语。她也长成了一个“善解人意……洞察人和事”的女儿。抓获她的人说,她“节制克己”,一边观察他们,一边做出自己的判断。

脸上带着伤疤的费尔法克斯走进了屋子,伊丽莎白问他是谁。查理曾称费尔法克斯是叛军里的“野蛮将军”。但是,当伊丽莎白得知他是费尔法克斯时,她真诚地感谢他让她“十分幸福”,可以见到“亲爱的父亲”,如果可以的话,她会还他这个人情。

然而,只有查理才能给费尔法克斯想要的东西。

总委员会与盟友议会独立派开始起草和平协议。其实,这些被称为《军队建议纲目》的条款已经非常宽容了。按照协议,十年后查理可以重掌军权,任命自己的顾问大臣。他们甚至允许保留主教制,只要其他新教徒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践行信仰。为了提升这场交易的吸引力,独立派主导的税收委员会甚至利用公共资金向国王提供奢侈品、马匹和衣服,将自己和军队粉饰成国王忠诚慷慨的朝臣,恭候国王复位。

亨丽埃塔·玛丽亚已经对苏格兰人失去了信任,希望尽快与独立派达成和解。许多保王党赞成她的意见。查理却在质疑与军队达成的协议是否具备法律效力。正如查理提醒克伦威尔的:“议会的力量来自他们对抗的力量。”他似乎仍希冀从长老派那里获取更多支持。

伦敦的长老派领袖,包括亨利·霍兰在内,定期在怀特霍尔宫露西·卡莱尔的房间会面,密谋如何重新将国王控制在他们手里。内战时期,保王党贵族在牛津狭窄屋子里艰难度日的时候,露西·卡莱尔却继续在议会派控制的伦敦城过着相对光鲜舒适的生活。不过,没有宫廷生活的怀特霍尔宫不同于往昔了。顾虑到军中存在激进的低阶士兵,露西也不再像霍兰那样信任军队了,转而投身长老派阵营,与已故的表兄埃塞克斯伯爵的追随者们站在了一起。长老派仍然控制着伦敦城的市政和教会管理机构,在伦敦城里有不少有实力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