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东海之怨
“好了,这便是陛下登基前日的故事。”
一声“就这?”,随着风抚过清铃的声音,飘到了白发苍苍却目光矍铄的说书先生耳朵里。
一个轻摇折扇穿着玄衣的中年男子,眯起皱纹之下仍灿若桃花的双眼,笑着摇头:“这段故事说了太多遍了,可有新鲜的?”
先生抚须半晌,也不含糊,一拍板:“行!那老夫便说说陛下还是慧娘子的故事。”
慧娘子?
当今陛下,孟朝的皇帝,宋朝的平阳公主,及笄之年便跟随宋文帝征战沙场,因足智多谋有了“慧娘子”的雅称。民间关于慧娘子的故事众说纷纭,可每每听来,都有不一样的意趣。
先生抿了口茶,娓娓道来:“一个乖巧唯诺的女子,在纷争利用之下,一步步继承大统,诸位也能想到,这其中的辛酸苦楚。慧娘子的故事长度,绝非寻常女子可以相比,其中的惊险与浪漫,诸位想必也有所耳闻。今日我们不谈陛下的功德,只谈谈陛下曾经的岁月。”
有一拍板,惊醒众人:“故事很长,还要从一件宝物说起。”
-
数万年前,大夜弥天。
冥界曾有一条河流,名唤奈何。
奈何中净是不愿投身之魂,众魂魄时常捣乱,惹得冥官不喜,冥王便从女娲补天取材之地取数石磨炼成砖,打算修成一座奈何桥,以求为众魂托生。
奈何漫漫,砖石也有了性情。一砖石向往人间,便求了孟婆将它早早投身到人世,免于受着冥界之苦。
石材稀少,奈何桥便有了一缺口,冥王知道后大怒,下令叫那砖石需永生在人间历劫,永世不得归于冥界。
这顽固砖石投入人世后成了冀州荆山的一块璞玉,后被一采玉人发觉献于君王,因此玉洁白通透,质璞无暇,被众君王所追捧。
后来清王一统天下,夺此璞玉制成传国玉玺,为天下之宝。砖石有灵性,故而每至传国玉玺出世,常有天地奇观。
历代君王掌权,都需有玉玺的加持,才能成为正统之君。传国玉玺被养在皇宫里,一晃便是千年。
百年前五胡乱华,传国玉玺历经多人之手,最后也不知去向。
“师父...”粉雕玉琢的娃娃嘟着嘴:“没有玉玺,就不能当皇帝了吗?”
男子拍了拍她的脑袋:“你还小,以后就明白了。”
一灰白道袍身影修长,一袭粉衣幼童蹦蹦跳跳,一高一矮的两人牵着手,走进了山林。
而在他们身后不远处,一座石头上赫然刻着——
【青 灵 山】
-
四肢瘦弱的女人在尘土飞扬的街上疯狂地跑,身上的衣裳就连补丁都破了几块,不知是几年前捡来的。
灰蒙蒙的头发摩擦着灰蒙蒙的脸,灰蒙蒙的手里攥着一个灰蒙蒙的馒头。
五月本是繁花盛开的季节,而这里除了哑暗的树叶,便是干枯的粗枝。街上集市许久未曾开张,地上就连腐烂菜叶也不曾剩下,只有石头和沙土,在暖阳下散着沙尘,一阵风吹过,便是黄沙伴着臭气,落在了巷巷角角。
有的街边还有一些只剩下残骸的老鼠——原本骨头旁还有一群争饭的狗,如今却连狗都不曾有了,只有一堆骨头,上头围绕着无数小飞虫。
有时幸运些,会有富贵人家的剩菜倒出来,几人几天的温饱也能得到解决。旱灾的年头,就连易子而食这等凶险之事,也早被用尽了。
可能是路上有石子,可能是她虚弱地腿软,也可能是跑的太急,女人一个崴脚,摔在了大路中央。
胳膊上的血流了一地,她却拿着馒头不肯撒手,仅缓了一下,便想站起来继续跑,可实在没有了力气,只能仍由自己摔在地上。
缓一下,就缓一下……
可能是饥饿的人对食物有着天生敏锐的嗅觉和预感。街边的树旁,一群乞丐本三五结群,耷拉着身子晒太阳,看见有人摔在路上,本想哈哈大笑,可又一眼发现了那馒头,不容思考,一窝蜂地扑了上去。
“她...”马车内的女孩看着窗外如此骇人的景象,有些不忍心。
“夏姑娘,”对面的男子用扇子挑起帘子的另一半,看着窗外的景象,却劝阻:“人各有命,夏姑娘今日能救她,来日又能救谁呢?”
女孩捏帘子的手指逐渐泛白:“可她......”
“夏姑娘别看这些脏东西了”男子拉下帘子,马车内又恢复了一片黑暗朦胧。“这儿偏僻,才有这些。”
“她此番着急,怕是要救家里人,唉。”
女孩不免想到那女人面黄肌瘦的丈夫孩子,或是奄奄一息的躺在街角的父母兄弟,竟鼻子一酸,忙用手绢遮住。
男子揉了揉太阳穴:“劳苦之人众多,眼不见心不烦。如今是上天不愿降雨,容不得你我发慈悲,就算给了粮食又能如何,贱民们不知道感恩,就怕得了粮食,成群去官府里抢。最后也不知道粮食吃进那家的肚子里了。”
女孩有些惊讶他的说辞,低头拭泪:“天怒人怨,天怒的不是他们,可怨的是他们,不分善恶枉作天啊。”
“夏姑娘慈悲为怀,也要知道有些人注定要受苦,都是上天的旨意,天命难违啊。”男人说着无奈地摇摇头。
女孩知道她与男子并非同路,抱紧了师父交给她的包裹:“舅舅那里可也有这样的景象?”
男人笑道:“夏姑娘多虑了。鲁城富贵,什么吃食没有,姑娘是林大人的亲外甥女,林大人定不会亏待姑娘的。”
可是.....
她捏紧了帕子:饥民遍地,她又怎敢在朱门酒肉寻欢?
她叫夏景良,如今不过及笄的年纪。从小被人丢在青灵山脚下,幸得师父张焱抱养,便一直在青灵山上生活。此番入世,是为了投奔她的舅父,青州知州林苏臻。而同路的男子,则是鲁城文院督办许令言,林苏臻的手下。
马车奔驰,路过了城郊一个破庙,见暮色渐浓,许令言和景良打算出来透透气。
晚风吹着门发出咿呀的响声,夕阳透过破庙残破的窗户纸,照在大佛上轻柔的笑颜上,显得温暖动人。
而在大佛温柔的注视之下,躺着一个瘦弱的小男孩。
“公子,已经没呼吸了。”
听完侍卫禀报,景良才能放心上前。见着小男孩温顺的睡颜,她心里止不住发颤——不知为何,想起了之前那个拿着馒头的女人。
马蹄声起声落,一行人马颠颠簸簸,晚风依旧,大佛笑颜一如从前。
-
“公子,门口守卫说,要让公子交二十两银子才准过进城。”
赶了三天的路,今晚本要住在东海城,谁知发生了变故。许令言挑眉,带景良下了车,问道:“二十两,可是你们知府的意思?”
景良环顾,发觉这城门口有许多破衣褴褛的百姓,便一路走着,找了个年轻人询问:“你为何来这里?既然知道这儿进去要银子,为何不回去?”
那年轻人见来人穿着富贵,忙扑上去哭诉。侍卫想拦住他,却被景良制止了:“你别哭,究竟怎么回事?”
“俺兄弟都在城里,都是从村里打算去东海捕鱼的,谁知道这官黑心,三日前就说不准进去,想进去的也要交上十两银子呦....俺们都是田里种不下地才来捕鱼的,没想到遇上这种事了呦...黑心的官呦...”
景良心里疑惑:曾有官员为城中食盐流通,私下征收了赋税,还打死了几个百姓,舅舅都未上报刑部吏部,直接将他处斩了,事后倒也没人追究。却不想今年遇上东海城这事,舅舅竟不曾反应。
这边的哭声还不算完,又一个中年女人扑上来:“这位姑娘,你是官家人吧,你行行好,把俺们带进去吧,姑娘积了功德,日后必能寻得好夫婿!哎呦...俺娃还莫断奶,没鱼怎么办呦...姑娘...”
景良虽不忍心离去,却也在心中冷笑:寻得好夫婿?岂是这个女人做主?
聚集的人越来越多,许令言也走了过来,语气颇为轻松:“说通了,姑娘走吧。”
那中年女人见许令言亦穿着不俗,又是个男人,连忙拽住他衣摆:“大爷行行好,积点福报,把俺们带进去吧,日后必能升官发财...俺求求大爷了...哎呦!”
许令言被拉扯地烦躁,一脚踢开了那人,侍卫见状也拔出剑震慑住他们,一时谁也不敢妄动,只有隐约的抽泣哀叹声。
“许公子......”见景良勾了勾他的袖口,大眼睛扑闪扑闪,许令言也无奈:“人各有命,我们先进去吧。”
中年女人还不死心,大喊了一句公子,只见许令言一甩大袖,便再也没了声音。
景良并未回头回头张望,随着他上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