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4章 3、开洋荤

书名:薪火:老兵日记1953本章字数:3780

回程路上,挑的东西变成了芥末和菜油,比来时轻了不少,但全部是上山路。兄弟二人走了快一整天,傍晚时分抵达了太行山顶端的山顶大口。当晚就住在一家留人小店。

二人把东西安置好,因为太阳还没有完全下山,孟马领着叙马出了小店爬上山顶。

来程的时候肩负重担行走吃力,兄弟二人根本没心思顾得上太行山的美丽景色。此时此刻,才有心思细细领略周围的美景。站在山顶上,放眼望去,整个太行山脉险要雄伟,真的是一派大好河山。

“你看小店周围。”孟马指向不远处的小店,对叙马说道。

叙马顺着孟马的指向望去,方圆500平方米,全部用整块大花岗岩石砌成的墙围了起来,形成了方形的“城里”。

“你看这个地方东面是悬崖峭壁,西面是无底深沟,行人只能从城内通过,才能北上或南下。相传宋朝名将焦赞为抗击金兵,就在此修建城墙把守天险,所以这里又叫‘焦赞城’。还有那边,也有一个类似的山寨,”孟马解释着,手指又指向东南方向千米外的一个山顶,“那里地势更为险要,据说是‘孟良寨’。是宋朝另一名大将孟良设下的。因为从这里向南下山只有100多里路,就是宋朝皇帝的京城汴梁。所以焦赞和孟良两员大将为了保卫汴梁、抵御金兵南侵,就分别在这两个天险安营扎寨,遗留至今。”

“哇——”叙马忍不住感叹:“原来俺们很久以前就有反抗外来侵略者的历史!”

“当然。”孟马点头,望着雄伟壮观连绵不绝的太行山脉大声道:“俺们山西几千年的历史,就见证了俺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山西从来出名人,山西人也从来都是保家卫国、英勇抗击外敌侵略的响当当的好男儿。”

孟马越说越激动,最后的三个字更是铿锵有力,在山谷里回荡。

叙马被山谷里连绵不绝的回声“好——男——儿——”震得胸膛发闷,半晌说不出话来,只能睁着大眼看着大哥坚毅的侧面,心口涌上一股说不出的滚烫。

-----------分割线-------------

晚上,叙马和孟马用小店灶具大大方方地煮了一锅小米,就着咸菜美滋滋地吃了一顿干饭,然后早早地睡下。次日一早,挑起担子继续往家赶路。

这一路都是下坡路,兄弟二人又是归心似箭,一路上几乎没有歇脚,天黑之前就回到了家中。

李氏和卫氏正在厨房里生火烧饭,小布在院子里带小米玩。看见大哥三哥挑着担子进门,喜出望外,大叫着扑上来:

“大哥!三哥!”

听见声音,李氏和卫氏也放下手里的活,一前一后从厨房跑进院子。

孟马和叙马放下肩上的担子,小米小布围在担子旁开心地翻着。李氏和卫氏走上前,李氏用力拉住两个儿子的手,卫氏则落在婆婆身后一步远,眼神惊喜地看着孟马,黑瘦的脸颊微微有些泛红。

“怎么提前回来了?路上都还顺利吧?叙马有没有拖累你大哥?”李氏激动不已,一边上下打量着两个儿子身上,一边一连串地问道,声音都有些哆嗦。

“姆妈你一下子问这么多,俺们都不知道要回答什么了!”孟马微笑应道。

“妈不是担心吗?”李氏抬手擦拭了一下眼角,有些不好意思地遮掩着忍不住流出的眼泪。

“姆妈您担心啥啊?您看俺和大哥不是都好好的吗?”叙马兴奋不已地叫道,一边指着一旁的两担筐子:“您赶紧看看俺们带了什么回来?”

李氏顺着叙马的手看过去,还不待她看清,小布已经从筐里抱出一匹布,兴高采烈地举起来,凑到李氏面前:

“姆妈,是布,是布!做衣服的布!”

“布!布!小布的布!”一旁小米也跟着开心地拍着手。

一家子人看向小米,叙马忍不住伸手刮了下小米的鼻子:“呦,我们小米都识字了呢!”

小米咧嘴笑。

小布拉着小米跳起来:“小米啊,俺们有新衣服穿了!”

“新衣服!新衣服!”

小米也跟着小布跳起来,开心地大笑,露出一排白色的乳牙,在薄薄的夜色中分外耀眼。

-----------分割线-------------

“嘶——嘶——”

叙马从牙齿缝里不停倒吸着冷气,坐在炕沿上,让母亲给自己擦着身体,脸色痛得发白,眼睛却看也不敢看自己的肩膀。

李氏拿湿布轻轻擦着儿子的身体,眼睛盯着叙马肩膀上被担子磨破、已经溃烂的伤口,眼眶通红,声音哽咽:

“看把我孩压成啥了——要不是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姆妈怎么舍得叫你一个小孩去担山——”

“俺没事!”叙马急忙摇头:“这只是看起来吓人,其实不怎么痛!真的!不沾水一点也不痛!”

李氏听着叙马的话,眼泪再也忍不住,掉了下来:“怎么会不痛?都烂成这样——以后再苦也不能这样做了!”

叙马连忙转身,咧嘴笑给母亲看:“俺不苦,真的不苦!姆妈,你也不夸夸俺——俺才12岁,就能挑担翻越太行山,还挣回了一匹布!您看这方圆几十里,谁比得上您儿子能干?”说着一边把脑袋往母亲怀里钻,语气撒娇:“夸夸俺,快夸夸俺!”

李氏胸口被儿子用脑袋拱得痒痒的,忍不住想笑,但目光触及儿子肩膀上的溃烂伤口,心口却又一阵难受,一时之间思绪百转千回,纠结万分。抬手摸了摸儿子的脑袋瓜子,这才惊觉原本的小光头竟然不知何时已经长出了密密的头发,油腻发亮。她终于笑了起来,拍了拍叙马的脑袋:

“能干,俺孩最能干!瞧这头都能熬猪油了——去,让你大哥明天带你去城里洗个澡,再去理发店剃个头!”

“真的?”叙马大喜,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眼睛发光地盯着母亲:“去城里洗澡、剃头?”

“嗯!”李氏重重点头,“让你去开开‘洋荤’!”

那时的农村,小孩子都剃光头,而且都是自家家里大人剃。叙马活了12年,还从来没有到城里洗过澡,更不用说去理发店剃头。这回因为挣了钱,李氏存心让他去开开“洋荤”作为奖赏。

为着这个突如其来的奖赏,叙马兴奋地几乎一夜没能合眼,满脑子都不停幻想着洗澡堂和剃头店的样子。但又实在想不出会是什么模样,等到后半夜才终于困得睡着了。但天色刚亮,没等谁来叫,只听见屋外母亲和大哥轻轻的说话声,他就立刻睁眼醒了过来。虽然脑子还晕晕乎乎的,身体却已经麻溜地起身穿衣下炕。

外屋内,孟马正在清点准备挑去城里卖的油和芥末,李氏在烧火做早饭。听见声音,看见站在门槛上有些懵懵的叙马,两个人愣了两秒都笑了起来。

“到底还是个孩子,想到要去城里‘开荤’,觉都睡不实了!”李氏看穿了叙马的心思,笑道。

“哪有!”叙马不好意思地坚决否认。

“那可不!担山那几天,都是叫半天才能醒的!”孟马却不客气地揭了叙马的底。

叙马脸色泛红,连忙走到孟马边上,故作镇定:“大哥,俺帮你一起装担。”

“不用了,装好了!”孟马笑道,“赶紧吃饭吧,吃好了就带你去开荤!”

“嗯嗯!”

叙马开心地再也掩饰不住脸上的喜悦,急忙跑到灶台边去拿早饭。

-----------分割线-------------

吃过早饭,兄弟二人准备出发去城里。

“卖了油和芥末,记得买一斤棉花、半斤猪肉,还有盐和粉丝。”李氏送两个儿子出门,嘴里依旧不放心地关照道:“天一黑,土匪就会出来,天黑前一定要到家!”

“知道啦!知道啦!俺们走了!”叙马忙不迭地回应,催促着孟马出发。

孟马和李氏对视一眼,再次忍不住笑容:“姆妈,俺们走了,太阳落山前就能回来。”

“嗯,快去快回!”李氏继续叮嘱:“回来给你们包饺子吃!”

“知道啦!”叙马的声音已经远在十几米外。

一路上,叙马不停地对孟马问东问西,澡堂子是什么样的,理发店又是什么样的。孟马只是告诉他:

“到了那儿你就知道了。记得洗澡时看别人怎么洗,你照他们的样子动就行。至于剃头,你进了理发店就往椅子上一坐,什么都不用讲,理发师傅就会自己给你剃的。”

叙马认真地听着,不停点头。但很快又反应过来:“大哥,你不去洗澡剃头吗?”

孟马摇摇头:“最近被小鬼子打散的国民党保安兵团逃窜进山里,做了土匪,常常半夜来抢劫,俺们天黑前必须到家。等下到了城里,先把棉花买好。然后你去洗澡剃头,俺去菜市场卖货。你剃好头在理发店等俺一起回家。”

“可国民党散兵为啥要做土匪抢俺们老百姓?他们不应该打小鬼子吗?”叙马不解道。

“打不过小鬼子,就欺负俺们老百姓呗。柿子捡软的捏。”孟马不屑地哼了一声。

叙马皱眉,想起曾经救过自己的大胡子:“那八路军怎么不抢老百姓?”

孟马看向叙马,笑了笑,压低了声音:“因为他们是共产党。共产党不欺负老百姓。”

“共,产,党。”叙马低声重复道,又想起自己曾经在屋里那口箱子里看见的血衣,下意识看了眼孟马,没再说话。

-----------分割线-------------

进了城,孟马先直奔买棉花的地方,按照李氏的嘱咐先买了一斤棉花,随即带着叙马去澡堂子。

经过南关花絮街时,看到有一对四十几岁的中年夫妇在卖油炸饼,一边炸一边叫:

“五香肉、一毛六。要吃快来买!比吃米饭还便宜,谁不信就过来尝尝味道,不好吃不要钱。快来买呀!”

油锅冒着热气,里面传出的味道非常香,有人买了边吃边走。要是换个时间,叙马很可能会仗着今天口袋里有点钱买点尝尝,可现在他满脑子都是澡堂子,于是只是看了两眼,悄悄咽了咽口水,便跟着孟马快步走开了。

不多时,兄弟二人停在一栋很大的砖瓦房前。大门旁竖着一个高杆灯笼,门上刻着“黄华池”三个大字,门两旁是一幅对联,写着:

“金鸡未唱汤先暖,旭日东升客满门”。

叙马愣愣地看着“黄华池”三个字,这和他想象中的澡堂子完全不一样。这里从外表看更像客栈,而不是洗澡的地方。

“愣着干啥?”孟马拍了他一下,“这竖起的灯笼就说明水已经烧开,可以营业啦!”说着和门内迎出来的一个伙计交代了一下,又对叙马补充道:“赶紧的,跟着伙计进去,看着别人怎么做就跟着做。剃好头等着俺,别自己乱跑。”说完先行离开。

伙计上前招呼叙马:“小客官,洗澡剃头,对吧?”

叙马这才把视线从“黄华池”三个字上挪开,看向面前说话之人,只见一个肩膀上搭着布、一只手里拎着一个水壶,另一只手里托着茶盘的伙计正笑眯眯地打量着自己。

叙马紧张了一下,讷讷地点点头:“对,洗澡、剃头。”

“行,这边请。”

伙计转身走在前面,引领叙马往里走。

叙马又抬头看了眼“黄华池”三个字,随即又兴奋又紧张得跟着伙计走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