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4)

书名:乡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本章字数:1770

课后练习

【心理活动一】

串糖葫芦

活动人数:10~15人一组,人数过多可分组。

活动要求:成员之间不认识或者不熟悉。

活动目的:使小组成员互相认识,尽快熟悉。

活动过程:在班级当中进行此项活动,一般是在学生刚刚入学,同学老师之间都是刚刚认识的情况。此项活动属于“破冰活动”,是一种特别形式的自我介绍,目的是让不熟悉的成员迅速熟悉。一个班可以分组进行,10~15人一组。首先要设置一个标准句式,例如:“大家好!我是×××!”也可以加入各种定语加大难度,例如:“大家好!我是来自××地的×××。”活动开始,同学们依次进行自我介绍,第一个学生说的是标准句式,第二个学生要将第一个学生的名字说出来后,根据方位介绍自己,第三个学生要将前两个学生的自我介绍串起来,然后根据方位介绍自己,以此类推。发言可以打乱,可以让学生主动介绍自己,或者抢答。

例一:

活动开始——

第一个学生发言:“大家好!我是王小二!”

第二个学生发言:“大家好!我是王小二左边的李明!”

第三个学生发言:“大家好!我是王小二左边的李明后边的张三!”

例二:

活动开始——

第一个学生发言:“大家好!我是三年级4班的李双!”

第二个学生发言:“大家好!我是三年级4班的李双后面的三年级2班的张月!”

第三个学生发言:“大家好!我是三年级4班的李双后面的三年级2班的张月右边的三年级2班的王鹏!”

活动难度可以由教师自由调整,也可以设立惩罚机制,说不出来的学生可以表演小节目。需要注意的是,要针对学生的情况来设置惩罚机制,要有耐心,慢慢调动学生的情绪,鼓励害羞的同学发言。

【心理活动二】

我的生命线

活动人数:不限。

活动要求:准备空白的A4纸若干,彩色笔若干,可以用其他白纸代替。

活动目的:生命教育、生涯规划、自我反思。

活动过程:给学生每人一张空白的纸和两支不同颜色的笔。首先在纸的顶端写“×××的生命线”。然后在纸的中心画一根横线,基本贯穿整张纸,在横线的右端标一个箭头,表示生命的方向。横线左端标注0,表示生命的开端;在横线右端的箭头标注自己认为的可能的生命终点,例如“90岁”。这个坐标轴就是“生命线”。在坐标轴上标注自己现在的年纪,例如“16岁”。如下图:

引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来表示开心或者失意,在坐标轴上将自己已经发生或者尚未发生的开心或者难过的事情用箭头标注出来,坐标轴上表示开心,坐标轴下表示难过,并用箭头的长短来表示开心或者难过的程度。

注意事项:在整个过程中,辅导老师要耐心引导学生思考在他人生当中已经发生的对他影响巨大的生活事件,引导他们畅想自己的未来,对自己的人生有个大致的规划。辅导老师可以从学生画的生命线中发现他们的一些特质,比如是不是善于表达,愿不愿意吐露自己的内心想法等。需要注意,“我的生命线”并不是需要辅导老师“看出”学生的什么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在做活动的同时思考自己的人生,反思过去,展望未来,这有助于进行生命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和完善自我意识。

【心理测试】

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指导语:以下表格中列出了一般心理问题可能出现的症状;请仔细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该句话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从1~5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数字填写在后面的表格中:1—从无;2—很轻;3—中等;4—偏重;5—严重。

SCL-90的每一个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具体如下:

1.从无:自觉无该项问题。

2.很轻:自觉有该项症状,但对自己并无实际影响,或者影响轻微。

3.中等:自觉有该项症状,对自己有一定影响。

4.偏重:自觉有该项症状,对自己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5.严重: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对自己的影响严重。

本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是为了评定个体在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心理症状而设计的。

(1)躯体化:包括1、4、12、27、40、42、48、49、52、53、56和58,共12项,主要反映主观的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不适,以及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等躯体不适表现。 该分量项的得分在12~60分之间。得分在36分以上,表明个体身体有较明显的不适感,并常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得分在24分以下,躯体症状表现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躯体的不适感越强;得分越低,症状体验越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