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5)
(2)强迫症状:包括3、9、10、28、38、45、46、51、55和65,共10项,反映临床上的强迫症状群。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和行为,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认知障碍的行为征象也在这一因子中反映。
该分量项的得分在10~50分之间。得分在30分以上,强迫症状较明显;得分在20分以下,强迫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越无法摆脱一些无意义的行为、思想,并可能表现出一些认知障碍的行为征兆;得分越低,表明个体在此种症状上表现越不明显,没有出现强迫行为。
(3)人际关系敏感:包括6、21、34、36、37、41、61、69和73,共9项,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的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不良自我暗示、消极的期待等是这类症状的典型。
该分量项的得分在9~45分之间。得分在27分以上,表明个体人际关系较为敏感,人际交往中自卑感较强,并伴有行为症状,尤其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得分在18分以下,表明个体在人际关系上较为正常。总的说来,得分越高,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的问题就越多,自卑、自我中心越突出,并且会表现出消极的期待。得分越低,个体在人际关系上越能应付自如,人际交往时自信、胸有成竹,并抱有积极的期待。
(4)抑郁:包括5、14、15、20、22、26、29、30、31、32、54、71和79,共13项,反映与临床上抑郁症状群相联系的广泛的概念。苦闷的情感与心境为代表性症状,以生活兴趣的减退、生活或学习动力的缺乏、活力的丧失等为特征。还表现出失望、悲观以及与抑郁相联系的认知和躯体方面的感受,甚至包括有关死亡的思想和自杀念头。
该分量项的得分在13~65分之间。得分在39分以上,表明个体的抑郁程度较高,缺乏生活兴趣,缺乏运动活力,极端情况下,可能会有想死亡的思想;得分在26分以下,表明个体抑郁程度较低,生活态度乐观积极、充满活力、心境愉快。总的说来,得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高;得分越低,抑郁程度越低。
(5)焦虑:包括2、17、23、33、39、57、72、78、80和86,共10个项目,反映在临床上为明显与焦虑症状群相联系的精神症状及体验。一般指那些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如震颤等。
该分量项的得分在10~50分之间。得分在30分以上,表明个体较易焦虑,易表现出烦躁、不安静和神经过敏,极端时可能导致惊恐发作;得分在20分以下,表明个体不易焦虑,易表现出安定的状态。总的说来,得分越高,焦虑表现越明显;得分越低,越不会导致焦虑。
(6)敌对:包括11、24、63、67、74和81,共6项,主要从思维、情感及行为三方面来反映个体的敌对表现。其表现形式包括厌烦的感觉,摔物,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情绪暴发等。
该分量项的得分在6~30分之间。得分在18分以上,表明个体易表现出敌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得分在12分以下,表明个体容易表现出友好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总的说来,得分越高的个体,越容易敌对,好争论,脾气难以控制;得分越低的个体,脾气越温和,待人友好,不喜欢争论,无破坏行为。
(7)恐怖:包括13、25、47、50、70、75和82,共7项,与传统的恐怖状态或广场恐怖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恐惧的对象包括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所、交通工具。此外,还有社交恐惧。
该分量项的得分在7~35分之间。得分在21分以上,表明个体恐怖症状较为明显,常表现出社交、广场和人群恐惧;得分在14分以下,表明个体的恐怖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个体越容易对一些场所、情景和物体产生恐惧,并伴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得分越低,个体越不易产生恐怖心理,越能正常地交往和活动。
(8)偏执:包括8、18、43、68、76和83,共6项,主要是指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妄想、被动体验和夸大等。
该分量项的得分在6~30分之间。得分在18分以上,表明个体的偏执症状明显,易猜疑和敌对;得分在12分以下,表明个体的偏执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个体越易偏执,表现出投射性的思维和妄想;得分越低,个体思维越不易走极端。
(9)精神病性:包括7、16、35、62、77、84、85、87、88和90,共10项,其中包含幻听、思维播散、被洞悉感等反映精神分裂样症状项目。反映各式各样的急性症状和行为,即限定不严的精神病性过程的症状表现。
该分量项的得分在10~50分之间。得分在30分以上,表明个体的精神病性症状较为明显;得分在20分以下,表明个体的精神病性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越多地表现出精神病性症状和行为;得分越低,就越少表现出这些症状和行为。
(10)其他项目:包括19、44、59、60、64、66及89,共7项,它们主要反映个体的睡眠及饮食情况。此为附加项目,作为第10个因子来处理,以便使各因子分之和等于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