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有本原说:五行生克(1)
在第三章中,我们谈过中国早期思想从“帝”到“天”再到“德”的演变历程。从这个历程来看,中国哲学似乎在走出前期宗教之后,直接进入了对人的内在道德的探索,而没有像古希腊哲学一样,在最开始先对万物之来源有所好奇。在当代学界,绝大部分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学者都把商周到春秋战国这一段哲学发展历程的重点放在了儒、道、法、墨、名等诸子思想上。而在这些思想中,除了道家疑似讨论了万物的生成问题,其他各家学问的要旨都在于人事;确切地说,都在于君主治道意义下的人事。这就难免给人这样一种印象:中国早期哲学较少涉及本原和本质的问题。
在本章中,我打算暂时把这种意见放在一边,尝试以新的视角挖掘出一些思想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去重新检测古代中国是否有古希腊哲学那种问题意识。通过这个检测,我希望可以初步彰显出哲学超越地域的普适性,以及将“哲学”作为一种当代学术方法去检视和构建本土文化的可能性。同时我也相信,通过这样的检视与构建,中国哲学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展现出的内容,也会以更加合理的方式连接到一起。
据说,17世纪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一次宫廷讲学时,曾用树叶的相似性来证明“事物皆有共性”,随即又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以此来表明事物又各自有其特殊性。庄子也说过:“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即,从相异的角度看,肝与胆像楚国与越国一样离得那么远;从相同的角度看,万物都是一体的。这些例子都在表明,万物之间的关联与差异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文明亦如此。就在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在仰望星空、探索世界的本原时,古代中国的哲人们也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开始了哲学思考。在这些思考中,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中西文明在最初就具有相似性。
战国时期,在齐国主管的稷下学宫中有一批从事学术活动的士人,后世称之为稷下学派。这个学派中虽然存在着相左的观点,但总体上以黄老思想为主。西周初年,周天子敕封吕尚姜子牙,在齐地建立了齐国。田氏代齐后,当权者招才养士,欲为其新政找到学理上的支持,故稷下学人把田氏一族上溯到黄帝和老子。
稷下学人的观点被编成文集,《管子》便是其中一部。在这部书中,我们能看到当时的稷下学派直接谈到了本原问题,并且像泰勒斯一样,把万物的本原认定为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这里的“本原”与“宗室”互通,既指万物之根本,又指生命从之而来的开始。可以说,这个判断基本上和古希腊是一致的。
但略有不同的是,《管子》在讲水为万物本原的同时,也提到了地为万物本原:“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当然,土地能够生成万物,其原因在于土地中水的滋养,所以水可以算是本原中的本原。土地与水对万物的生化作用明显来自经验的观察,在农业生产活动发展起来后,古人对二者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深。这说明在中国古代,哲学的建立同样与对自然的思考相关。
除了《管子》,出土文献《太一生水》也提到了天地生成时水的重要性:“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反辅”具体是一种怎样的过程,这里没有言明;太一作为“最大的一”,到底是什么,这里也没有讲清。我们只能确定,在太一和水的相互作用下,天地万物开始化生。水在这里虽然没有被明确说成是本原,但扮演着这种重要的角色。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中,认为本原有多个且把水与土并列的是恩培多克勒。与恩培多克勒四元素说法类似的中国表述是“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行”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它的出现早于《管子》中的水本原理论。
不过,如果去追问五行观念起源于何时,恐怕即使最专业的学者也没法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及其弟子曾经用“五星”与“五材”相结合的理论解释五行说的来源。“五星”是指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古人通过观察五星之交替运行而得出五行相生相克之道理,此为来源之一。“五材”是指木料、火、土石、水、金属这五种基本材料,古人通过冶金生产过程中不同材料的依存变化关系而得出五行相顺相逆的道理,此为来源之二。除了这两种说法,亦有学者从前期宗教的五神、地理上的五方等角度说明五行的来源。这些说法都是对五行的来源进行考察,而另一个可能且有趣的角度是对“五”的思索:为什么是“五行”而不是“四行”或“六行”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便和古人的计数机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