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无法触达的世界:古希腊哲学的认识论(2)
这场关于勇敢的对话远不止以上所述,事实上到最后,苏格拉底也没有给出关于勇敢的定义。但是,当对话结束的时候,拉凯斯对勇敢的认识一定比之前更加深刻了。在这种辩证法的运用下,所谓正确的认识,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果,而是动态的过程。苏格拉底明显认为,正确地思考比简单给出答案更为重要。于是他说:“没有经过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现在,让我们暂时从苏格拉底这个充满智慧的劝告中跳出来,重新回到他对认识的看法上。苏格拉底对于认识活动本身,比之前的哲学家具有更清晰的问题意识,但这种如助产术一般的问答方式真的解决了“如何获得真知”的问题吗?辩证法只是一种辅助性的引导,揭示答案的任务必须靠求知者自己完成,这就意味着苏格拉底对真知的探讨,实际上隐藏了这样一个前提:求知者必须具有主动思考的能力。不难想象,如果求知者没有这种能力,即使经历再多的旁敲侧击、循循善诱,恐怕也都无济于事。所以,从理论的完整性上看,苏格拉底如果想说明人如何获得真知,就必须先说明人如何拥有这种能力。这便引出了一个我们早已经熟悉的概念:灵魂。
在不断被我们提起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中,对灵魂的净化是修行的重要目的,而且这种净化需要通过聆听音乐、思考数学,以及对一些特定教规的遵守来完成。如果你还不大清楚“思考数学”和“净化灵魂”有什么关系的话,不妨借助苏格拉底的观点,把灵魂视为一种思考能力的来源,再去试着揣摩一下——这就好像肺是呼吸能力的来源,我们运用这个能力多呼吸清新空气的话,就会净化肺一样。数学由于被看作万物的本质,对数学的形而上的思考就成了让灵魂清爽的方式。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为我们揭示出这样一个结论:与灵魂有关的“思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头脑活动,而是指向更根本的哲学问题的心智活动,后者在苏格拉底看来,是经过辩证法的帮助所得出的最终的真正认识。
在古希腊哲学中,有三个概念可以表达人的心智活动:其一是“精气”,其二是“心智”,其三是“灵魂”。
“精气”指的是构成生命的气息,它常常被古希腊医学家用以描述连接着身体器官、使心脑得以运转的能量。第一次使用这个词的人是阿那克西美尼,他提出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气”就是pneuma这个词。也因此它不能完全从物质性中摆脱出来。“心智”指的是感性与理性这两种体会理解的能力。在讨论元素说时,我们曾提到阿那克萨戈拉使用“心智”概念来表述元素之间的聚合力量。“灵魂”是构成生命的非物质性存在,它控制着我们的爱与恨等诸多精神要素,是定义自我的最终依据。在宗教故事中,人类的灵魂常常是魔鬼觊觎的对象。魔鬼常常花言巧语地对人类做出各种诱惑,以使其交出自己的灵魂。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歌德笔下出卖灵魂、与魔鬼签订契约的浮士德。
苏格拉底对于灵魂的看法显然没有这么神秘,在他的论述中,“灵魂”有一种被心灵化的倾向。pneuma、nous、psyche这三个词的含义本就十分相近,pneuma有时也被翻译成“灵魂”,而psyche有时也被翻译成“心灵”。从苏格拉底的使用来看,psyche更多地与认识活动相关。它之所以被看作是认识的来源,是因为苏格拉底认为,灵魂自身天然包含着符合真正知识的原则。所以,只要我们通过一些手段找到这些原则,那么获得真知就是可能的。
从总体来看,苏格拉底对于认识的论述可以总结为,“通过辩证法来挖掘灵魂中的真知原则,使其得到相应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灵魂是源头,是前提,辩证法是过程,是手段。人不仅要学会助产思想的辩证法,更要对自身灵魂的内容加以考察,两者缺一不可。苏格拉底认为,传统的自然哲学家只把目光放在自然事物上,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灵魂中已经包含了真知的根源。如果不能对这个根源加以重视,就不能得到确定的知识。所以他认为,思考世界的首要任务是思考自己,特别是思考自己的灵魂中拥有怎样的内容。他把刻在德尔斐神殿上的名言“认识你自己”作为激励他人的警句,把哲学思考的对象从大千世界拉回到人内在的灵魂。
苏格拉底这种对认识的讨论称得上完备吗?显然,作为最早一批对认识活动本身加以思考的哲学家,他的讨论不是完美的,甚至也不是完整的。不难发现,在苏格拉底说明人的灵魂中包含着真知的原则之后,讨论就止步不前了。这自然给热爱思考的人留下了一个提问的机会:为什么灵魂之中天然地含有真知的原则?这个原则究竟是什么呢?回答这些问题的人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他继承了老师用灵魂讨论认识的方式,并把这种讨论推至更加精细的程度。
不过这种精细是以神话作为开头的。在《斐德罗篇》中,柏拉图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宙斯率领众神和诸灵魂乘着马车在天境翱翔,神祇们的马车行驶得十分顺畅,灵魂的马车由于所系之马的顽劣则出现了危险,致使灵魂从天境跌落到地上。跌落的灵魂伤了翅膀,只能与地上的肉身结合成人,并按照原来在天上的等级拥有国王、政治家、运动员、医生、匠人、农民等不同的身份。其中国王是爱智之人,也就是哲学家的代表。如果受伤的灵魂在一千年中三次选择过爱智的生活,那么其翅膀就会重新长出,而那些历经千年也没有选择哲学的灵魂,将被做出审判,可能继续做人,也可能成为动物。
在柏拉图的这个设定中,天上的灵魂本来掌握着一切真知,但是与肉体结合成人后,便忘却了这些知识。人学习知识的过程,其实就是回忆真知的过程。因此,柏拉图的认识论被概括成“灵魂回忆说”。灵魂回忆说并非一次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专门为了回答这样一个两难的问题:当一个人已经知道了某个知识时,就没必要去了解它了;当一个人完全不知道某个知识时,也没有办法了解它,因为他连用什么方式接近问题的真相都不知道。
在柏拉图的著作中,这个两难问题是由一个叫美诺的人提出的,所以它又被称为“美诺悖论”。美诺悖论旨在说明,所谓的学习是不可能发生的,对于知识,人只有已经掌握和干脆不能掌握两种状态。虽然这并不符合生活经验,但我们又没法说出这个悖论在哪里出了问题——至少,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美诺悖论时的感觉。
如果此刻的你和当时的我有着一样的感觉,就会比较容易理解接下来我要说的话。其实这个感觉本身已经说明了美诺悖论的一个理论缺陷:它把人对于知识的掌握泾渭分明地分成彻底知道和彻底不知道,忽略了处于知道与不知道之间的那种认知状态——就像我们“知道”这个悖论有问题,同时又“不知道”问题是什么,但稍加点拨便能恍然大悟的这种状态。
换句话说,对于很多知识,我们都处于一种“知道一点点”或者“心里知道,嘴上说不出”的模糊地带。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是,对于某个被盛赞不已的艺术作品来说,我们看了之后会觉得确实好,但是却没法说清楚哪里好、怎么好。所以,对于美诺所设想的那种“完全不知道”,即“认知空白”的状态,我们是不大具有的。于是,对于一个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我们可以借助已经掌握的部分来推导出合适的方法,从而实现更深入地学习。
但是,举出这种处于知道与不知道之间的认知状态,能彻底解决美诺悖论吗?如果我是美诺,我会按照如下说法反驳。当人处于知道与不知道之间时,他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即不断地凭借已有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新知识。反过来说,一个人之所以能掌握新知识A9,是因为他已经掌握了旧知识A8,而对于A8的掌握又是靠着更早的知识A7完成的。但是,如此回溯下去,总会存在一个知识A0。在获得它之前,我们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知识,这时如何获得A0就出现了美诺悖论。